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林跃进——CCTV聚焦·文化频道特别推荐艺术家

更新时间:2025-09-05 00:52  浏览量:2

林跃进(两斤墨水),出生于1959年7月,浙江象山人,自幼在书法美术教师父亲的启蒙熏陶下,酷爱书法。从小受到严格训练,以楷书和篆书为见长,早在1986年就参加原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88年参加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1989年参加****。特别是近十年来,苦研小篆,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内书画比赛中多次获大奖。曾多次参加中国书画家作品展,作品在多部精品集中出版,2020年还被中国邮政编入《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珍藏版邮册出版。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级高级书法师、中华国礼艺术家、中国人民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文化进万家书画艺术中心推荐的艺术家、连云港书画研修院顾问、特聘书法家。2022年获官方推荐“人民书画家”荣誉称号,2023年底被CCTV《艺术名家》和《艺术传承》栏目授予《中国书画艺术名家创作基地》,艺绩被载入《中华国粹,艺术名家》和《世界书画名家收藏档案》、《艺海辞源.盛世名家》、《中国艺术界名人录》等国家级书籍,多家媒体专题报道。还被2025年第七届伦敦艺术双年展推荐艺术家。近年其300余幅新作被单位、寺院和民间收藏。

楷篆双臻承古韵 ,墨香独运见风神
——记著名书法家林跃进先生

在当代书法界喧嚣的革新浪潮中,林跃进的名字如同一块沉静的墨锭,既不随波逐流地追逐前卫书风的虚妄,也不固步自封地蜷缩在传统的壳中。诚所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者也‌。这位以楷书与篆书见长的书法家,用三十年如一日的砚边耕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传统艺术当代命运的绝佳样本。他的作品表面上是向古典的虔诚致敬,内里却暗涌着个体生命与古老艺术形式的隐秘对话。林跃进的书法世界,恰如一场静默的起义——在看似最保守的艺术形式中,进行着最不妥协的精神突围。

林氏楷书,深得唐人气韵。尤得颜真卿《多宝塔碑》之筋骨、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之结构。观其书法作品,笔笔如锥画沙,字字若星列河汉。横如孤舟之横野渡,竖似老松之立危崖‌。其得力处,尤在颜鲁公之筋骨、欧阳率更之结构。然细察之,则于规矩中时见机趣,譬如"永"字八法,虽恪守古训,而点画之间,自有一段风流态度。此非徒事摹拟者所能梦见也。他展现了对传统楷书技法的惊人掌控力——横画如千里阵云,竖画如万岁枯藤,每一笔都蕴含着对"永字八法"的深刻理解。若论其篆书,则更见功力。近十载专研小篆,铁砚磨穿,退笔成冢‌。林跃进的篆书创作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文化编码。锐利的刀刻感与柔软的笔意形成奇妙共生,仿佛打通了文字演变的时空隧道。林跃进对篆书的现代诠释,证明最古老的艺术语言同样能够诉说当代心灵的故事。


深入分析林跃进书法美学的哲学基础,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对"中庸"美学的当代诠释。他的楷书追求"不激不厉"的平衡感,篆书则体现"质朴中含奇崛"的辩证思维。这种美学取向实际上构成对现代书法两种极端倾向的批判:一方面反对将书法降格为单纯的形式游戏,另一方面警惕将传统神圣化的保守倾向。当今书坛,或逐时好而趋新奇,或泥古道而乏生气。林跃进独能执两用中,既恪守传统法度,复注入时代精神。余观林跃进先生之书,如对古贤,如晤故人。其楷书得庙堂之气,篆书具金石之韵,而皆能以个人性情贯注其中,使古法焕发新颜。昔人论艺有三境:"始必与古人合,终必与古人离。"林跃进书法,正当由"合"入"离"之际,假以岁月,必能更上层楼。


在数码字体泛滥的今天,林跃进手写文字的温度与深度显得尤为珍贵。他的艺术提醒我们:书法不仅是视觉形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存在状态。那些看似古老的笔墨语言,依然能够诉说当代人最细微的情感震颤。其志其艺,皆足为后学楷模。诚望书坛同仁,勿逐浮华,勿迷捷径,当如林跃进般沉潜传统,厚积薄发,则中国书法之复兴,庶几有望焉。

孙晓云(中书协主席)
2025年06月01日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