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贵州》- 名家专栏】梁衡:两类艺术与两类艺术人
更新时间:2025-09-05 08:55 浏览量:3
有一类艺术是纯艺术,好比单纯的化学元素;有一类艺术是复合艺术,好比化学中的化合物。
凡艺术都是形式,都必得通过某种形式才能呈现出来。形式与内容是一对矛盾,形式可以有内容,也可以不要内容。正如衣服可以穿在人身上,但它单挂在衣架上也是衣服,而且仍然不失其漂亮,商店里的时装不都是这样?于是就有了两种艺术:没有内容的艺术与有内容的艺术;或者纯粹的、独立的艺术与不纯粹的、非独立的艺术。形式艺术是单一艺术,有形式但必须借助内容而存在的是复合艺术。
没有内容的、纯粹的、独立的、单一的艺术,如音乐、舞蹈、绘画、人体、杂技、模特等,都可以是无标题作品。
有内容的、不纯粹的、非独立的、复合的艺术,如文章、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电影等。它本身也有形式,但并不以纯形式存在,而必须依附于内容,就如一个人灵魂与躯壳不能分离。如我们写一篇文章要用到词句、节奏、音韵等形式,但这不构成文章,必须加进内容(人物、事件、场景、思想等),这才构成一篇文章。许多“绕口令”一类的文字是纯形式的,并不是文章。语言艺术(单一)和文章艺术(复合)的区别,一个是纯艺术,一个是复合艺术。当我们欣赏复合艺术的美时,一定是把内容与形式合并考虑。一篇文章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总和。
而独立的纯艺术可以不要内容。一首无标题音乐,一幅风景画,一处自然山水,自身就有审美价值。诗词的平仄、押韵、调式、格律自带一种音乐美。专业艺术家是专门钻牛角尖,钻研形式美的。可惜一般人离不开实际生活,所以常不能理解艺术家的行为。这样社会就分成两类人,一类是多数的从事有实际内容活动的,如社会生产、科学实验、政治活动的普通人;一类是少数的从事无内容纯形式艺术活动的特殊人。极端的艺术人常说一句话:“凡普通人能看懂的都不是艺术”。普通人则说“凡艺术家都有点神经病。”因为艺术家不要内容,甚至不要正常的生活内容。常衣人之所不衣,住常人之所不住,行常人之所不行,为常人之所不为。像凡高、徐渭那样自己割掉耳朵;像黄庭坚那样给石头下拜;像王羲之那样为学书养一群鹅;像徐悲鸿那样为画画在美院门口拴一匹马。水至清则无鱼,艺术家纯到纯而又纯时,已接近不食人间烟火,蓬头垢面,不论饥饱,常生活在幻想中。
我们这样抽象地来分析两种艺术、两种人,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正如我们常在实验室单独分析某种化学元素,而在自然中这些元素却常常是以化合物状态存在的,你伸手摸不到氢和氧,但可以双手捧起一捧水。
来源/《当代贵州》2025年第36期
文/梁衡
编辑/陈香琳
二审/刘跃
三审/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