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为梦想一路前行

更新时间:2025-09-05 08:19  浏览量:1

朱珍珍

陈祥瑞是一名青年插画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及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现在是一家纽约品牌公司的艺术设计师。

执笔追梦

儿时的陈祥瑞喜欢用画笔讲故事,时常沉迷于绘画而忘却了时间。中学时期的她观看了宫崎骏的全部电影和迪士尼动画短片,期望未来也能制作出兼具优秀设计和叙事的作品,从而萌生了深入学习动画的强烈愿望。

陈祥瑞于2016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修读平面设计。大学期间,她制作了一本名为《查令街84号》的纯插画实体书,讲述了男女主人公通信交流书籍和生活,缔结了一段美好友谊和缘分的故事。她在纸上手绘了原稿,再将其扫描进电脑里上色。

2019年,临近毕业的陈祥瑞决定留学海外,深造插画艺术。在与朋友前往日本旅游的过程中,她参观了多摩美术大学上野校区等私塾和美院,拓宽了视野。

2020年,陈祥瑞与同学李一凭在两位导师的指点下,共同绘制完成的立体卡作品《Q&A》,成为2020年“青年设计100云•毕业季”提名作品。《Q&A》讲述了男孩时常梦见向梦境深处奔跑的女孩,于是他通过涂鸦来记录梦中所见。出于对梦境之谜的好奇,他前往一座神秘城市寻找答案。

此作品将立体结构和插画结合,构建出瑰丽精致的视觉场景,将故事碎片和叙事线索潜藏在画幅中,为观众带来一场愉悦精神的审美游戏。插画上的蓝发男孩在旅途中经历了混乱和迷惘的体验,以及打破自我和重构的过程,最终守护了自己的初心。这也是陈祥瑞当时的内心写照,她借助绘画表达对热情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期许。

勇往直前

2020年,为了成为职业插画艺术家,陈祥瑞只身前往陌生的城市,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插画系学习动态图形设计。入校的第一年,她每日充满热情地作画7小时,追求实验性与技术方面的探索。

在一门名为实验动画的课堂中,陈祥瑞得以跟随其崇拜的艺术家进行创意实践。她蒙上眼睛画了一串动画序列,放进定格动画软件,产生了意料之外的有趣结果。她也尝试了动态图形短片等实验性动画,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技术能力。

但由于缺乏动画技术的基本功,她在创作时难以将抽象的想法具象化,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在二维动画的基础上,陈祥瑞刻苦学习技术知识,逐渐掌握了三维动画的制作方法。

2023年,在准备动画毕业设计的最后阶段,陈祥瑞陷入了严重的创作倦怠。她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伴随自我怀疑和焦虑。她说:“幸而得到了几位优秀导师的帮助,3位导师曾围绕一个有问题的镜头,讨论了整整40分钟。”

这部实验动画影片讲述了小孩意外遗失小狗,却发现影子变成小狗形状的有趣故事,每帧画面承载着作者对童年时期的畅想、遗憾和期待。

陈祥瑞说:“我想借短片纪念曾经教我去爱并被我深爱过的小狗朋友,纪念逝去的美好童年,也告别封闭和徘徊的消极阶段。”她特意录制了小狗奔跑运动的影片,用动画技法细致地转描。

突破边界

在学校招聘会上,陈祥瑞接受了一位原创音乐人的委托,花费数月为其视觉项目创作品牌动画,作品广受好评。

短片被投放至网络平台与线下剧院中展示给儿童观看,讲述小音符在由书籍与音乐构成的自然世界里遨游的故事。音符被设计成有生命的自然生物,多彩的抽象图形与童趣故事相融合。

临近毕业,陈祥瑞刻苦钻研3D渲染技术。她通过油管学习建模绑定和动画教程,起早贪黑地练习并反复试错。偶然看见纽约街角的一对情侣小别重逢,旁边小狗上蹿下跳的温暖画面,陈祥瑞以此为灵感制作了一段情人节主题短片。在突破舒适圈、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她逐渐克服畏难情绪并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

在纽约品牌公司实习时,陈祥瑞参与公司的视频logo制作,负责创意想法的故事版设计和动画全程,开始了解到动画在商业环境中的生存模式。之后陈祥瑞创立了个人品牌,尝试在自我与行业要求中,在打破舒适区与保持简单之间找寻平衡点。

2024年的纽约冬季艺术市集中,陈祥瑞将原创作品印成实物,如相机胶卷、镜子灯、涂鸦贴花等。她和当地的人们交流创作理念并互相分享故事,感受到不同文化碰撞与思想交融的魅力。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