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财经学院艺术学院赴西递实践: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徽派匠心
更新时间:2025-09-05 11:32 浏览量:2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着力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素养、又有强烈文化自信和家国担当的时代新人,近日,黑龙江财经学院艺术学院精心组织实践团队,由教师吴伟鹏、辅导员于子洋带队,带领十名优秀学生赴安徽西递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实地探访、亲手实践的方式探寻徽派文化的精神内核,传承千年匠心文脉。
西递古村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徽州文化的核心承载地,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课堂。其“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经典徽派建筑,兼具实用与美学价值;纵横交错的青石板路镌刻着岁月印记,精雕细琢的雕花窗棂凝结着古人智慧,幽深静谧的巷弄承载着地域文化记忆。这些文化遗存不仅彰显着历史的厚重底蕴,更体现了徽州匠人“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为青年学生厚植文化自信提供了生动教材。
实践过程中,团队始终坚持“学思践悟”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文化魅力、在实操锻炼中传承工匠精神。学子们走进古村街巷,走访当地居民,系统了解徽州民俗、建筑规制与文化传承脉络,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在当地非遗传承人、老艺人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专注学习徽州竹刻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老艺人结合自身数十年经验,反复强调“下刀要稳、运刀要匀、立意要新”的创作准则,手把手教授选竹、制坯、雕刻、打磨等核心工序。学生们克服初期技艺生疏的困难,沉下心反复练习,在一次次调整与打磨中,不仅掌握了竹刻的基本技巧,更深刻领悟到“慢工出细活”的匠心本质,进一步树立了“尊重传统、传承经典”的文化自觉。
此次实践活动更是深化“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力培养与服务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团队主动与西递村委会对接合作,聚焦乡村文化建设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专业优势,围绕古村文化展示、非遗技艺推广等方向出谋划策。学生们结合所学,设计出兼具徽派元素与现代审美 的文创产品草图、古村导览标识方案等,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成果,实现了从传统文化“旁观者”到乡村文化振兴“参与者”“建设者”的角色转变,以青春力量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能。
离别之际,学生们手中的竹刻作品虽略显稚嫩,却凝聚着对徽派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承载着实践中的成长与感悟。此次西递实践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承之旅,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未来,黑龙江财经学院艺术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引导更多青年学生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以匠心守初心、以实干担使命,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记录者:金宇婷)
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