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反讽为灯,迷彩为语——解码邢俊勤的艺术世界

更新时间:2025-09-06 13:53  浏览量:1

既然语言里分类出“绘画语言”,绘画语言又分类出“造句”——即绘画语言动用它们各显神通的工具,去完成要触达的图像。迷彩,作为一个“造句了的词”,在邢俊勤笔下,是如何由职业符号向艺术符号“沉默转身”转型的呢?

属人的进化进步,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是发明了语言,以及不断进化演化、承续着语言自我的革新革命。

自打邢俊勤发现了“迷彩”这一特定职业符号,乃因艺术的作为,乃因艺术为这发现的内在动力;结果,互为因果地是,“迷彩”这一符号,转化为他特定定制的艺术语言。

这并不矛盾。职业军人与职业艺术达成的默契,可贵的是,他在一个看似融洽的组合中,自觉地从职业专属的主流艺术分离出“艺术的自由”,并从艺术的必然获得了“艺术的独立”。

当迷彩专属于迷彩,可以完成“迷彩的服饰、迷彩的武器、迷彩的装备、迷彩的军队、迷彩的国家、迷彩的和平、迷彩的战争、迷彩的情感、迷彩的信仰、迷彩的意志”的造句,但最“迷彩”的,是人。

当迷彩以符号“迷彩”了人,就像造物在人的身上做了记号;当迷彩回归艺术,加入到绘画语言的行列,便赋予了“迷彩”这一符号更丰富的表现空间、更生动的视觉意义。

一个比真实世界更“迷彩”的是,邢俊勤的艺术世界。他从“迷彩的迷彩”中走出,就像从外部世界回到内心。他必须确认“两个邢俊勤”:在现实中存在的、那个“真邢俊勤”的“非迷彩位置”。这关乎到对艺术的诚实与忠实,关系到他的精神半径与思考的深度。

只有祛魅于“迷彩”曾经的实用性、表象性,才能重建“迷彩”的艺术性、表现性。

邢俊勤做到了。他找到了自己新的“迷彩语言”,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炼金术”的成功。

从语言的大海,打捞起“反讽”这个词,就像举着一盏灯。阅读他的绘画作品,就像透过“迷彩”让“迷彩”芝麻开门,就像符号的抽象“具体”了符号。

反讽、错视的反语,有着正面表达所无法传递的:一种揶揄的正视,一种故意的佯态图式。它引导旁观者去自我揭示画面中的“声东击西”,从而体验一种“真矛假盾”的审美愉悦。

邢俊勤的“杀手锏”就在这里,也正是在这里,才不是“那里”的那个邢俊勤。

虽然,他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对艺术史中大人物们意境、技法的经验重估和价值挪用,以及解构与结构。

但他以一种“反讽的平和”,消解着激烈的讽刺,使得他所征用的“景观”,弥漫出人性的温良善意。这不光体现在他对绘画语境、色彩和谐度的把控,还在于他在构图上,谨慎的理性支配和精神的双重关照。

他可能更喜欢,浸透于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的“一个人的碰撞、对撞”,由此产生的,之于“迷彩语言”自由的释放和享受。

画家简介

邢俊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员、研究员,北方油画院学术主持,北方油画院西双版纳创作院院长。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