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将艺术创作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记全国政协委员舒勇的艺术信仰之路

更新时间:2025-09-07 15:13  浏览量:3

在当代艺术波澜壮阔的多元版图中,舒勇以其独树一帜的创作理念与丰赡厚重的艺术实践,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席位。他从湖南溆浦的层峦叠嶂中走出,怀揣对艺术的炽热执念与无限赤诚,在艺术的星河中不断跋涉探索,淬炼出众多震撼人心的经典之作。同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以艺术家的敏锐与担当,积极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舒勇的艺术成长轨迹,恰似一部跌宕起伏的时代传奇,既镌刻着个人的奋斗印记,更折射出中国文化的演进脉络与社会发展的壮阔图景。

舒勇在自己的文章《信仰之光照亮时代文艺创作之路》中,把自己近三十年的艺术之路,称为“信仰之路”,而这种信仰,就是要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是将个人艺术创作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纵观他近三十年的艺术追求和实践创新的艺术历程,他确实是自己信仰的忠实践行者。

一、从湘西走出的艺术追光者

1974 年,舒勇诞生于湖南溆浦的青山绿水间。湘西的灵秀山水赋予他与生俱来的艺术灵性,少年时代的他,心中便悄然播下艺术的种子。尽管身处简陋的生活环境,乡村的一砖一瓦、村民的淳朴面庞、田野的四季更迭,都成为他艺术想象的源头活水。他常常凝视家乡的山峦云雾,脑海中勾勒着无数动人画面,那份将心中美好付诸笔端的渴望,如星火般在胸中燎原。

对外部世界的向往,驱使舒勇于1992年踏上南下的列车,成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学子。初入艺术殿堂的他满怀憧憬,然而半年的学习生涯让他幡然醒悟:艺术不应蜷缩于象牙塔内,而应走向广阔的社会天地。学院的系统训练虽为他打下坚实基础,但他发现自己的作品难以叩击公众的心灵。这份困惑促使他开始探索一种能够与社会进行深度对话的艺术语言。

经过反复思考,舒勇将目光投向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重大时代命题。他购置大量卫生纸,在城市街巷铺展开来,以营造“世界末日”的视觉冲击,唤醒人们对环境危机的警觉。这场行为艺术虽触怒了城中村居民,甚至让他一度无家可归,却更加坚定了他用艺术介入社会的决心。此后,《大地环保》《心系大自然》《地球在流血》等系列作品相继问世,其中《地球在流血》被评为二十世纪十大前卫艺术之一,这些充满张力的艺术表达以独特视角直击生态痛点,迅速引发媒体与公众的广泛关注,舒勇的名字也开始在艺术界崭露头角,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环保艺术第一人。那时的他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他在2025年9月3日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观礼嘉宾。

二、多元创作领域的探索与突破

舒勇的艺术疆域辽阔无垠,涵盖行为艺术、雕塑、油画、中国画、装置、新媒体等诸多领域。他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艺术行者,在不同的创作维度间自由穿梭,不断突破艺术表达的边界。

行为艺术是舒勇早期探索的重要阵地,其作品充满先锋精神与实验性。这些并非单纯的肢体表演,而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解构与批判。1999年的《九问深圳》中,他以一系列极具冲击力的行为,对深圳的发展模式、文化生态等议题发出振聋发聩的追问。《南方都市报》以整版专题报道此事,引发全社会对城市发展路径的深度反思,成为艺术介入公共议题的经典案例。

雕塑创作是舒勇艺术版图中的璀璨篇章。2006年问世的“泡女郎”系列雕塑,以夸张的造型语言与先锋观念,跻身中国当代雕塑的标志性作品之列。这些通体透明的女性形象,既映射着消费时代的欲望投射,也暗含着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哲学思考。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大型雕塑群《China功夫》更是惊艳世界——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气神与现代雕塑语言熔铸一炉,生动诠释了中国文化的刚健力量。该作品不仅成为世博会最受追捧的展品,更斩获国际展览局银奖,这也是上海世博会唯一获此殊荣的艺术作品。

在油画与中国画领域,舒勇同样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他的油画作品色彩炽烈奔放,笔触饱含激情,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构建出独特的视觉张力,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中国画创作中,他巧妙融合传统笔墨与当代观念,形成辨识度极高的个人风格。甲辰龙年之际,他创作的龙头水墨画系列堪称典范——不满足于对龙的具象描摹,而是以形写神,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气象凝聚于笔墨之间。画中龙目或炯炯有神,或深邃睿智,既是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表达,更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在造型处理上,他秉承“传神阿堵”的传统理念,以“神龙见首不见尾 ”的构图智慧,将龙头作为核心意象,以大写意笔法挥就,创造出既扎根传统又直面当下的艺术形象。

装置与新媒体艺术领域,舒勇同样屡有创见。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上,他的《古歌砖》成为中国馆的焦点作品。这件装置艺术抓取1500 个中国社会热词,经谷歌翻译为英文后,将双语文字封存于长城砖尺寸的琥珀砖中,砌筑成一面 “词语之墙”。观众在解读过程中会发现,中英文的语义偏差形成了文化隔阂的隐喻。舒勇借此精妙构思,既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艺术对话,也引发了人们对跨文化传播有效性的深层思考。

三、时代印记鲜明的艺术丰碑—《丝路金桥》

在舒勇的艺术谱系中,《丝路金桥》无疑是最具时代分量的扛鼎之作。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如一道思想闪电击中了这位艺术家的灵感,他决心以艺术为媒介,将这一伟大构想的精神内核具象化。

创作之初,舒勇便选定赵州桥作为原型。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桥既是物理连接的载体,更是心灵沟通的象征,承载着政治互信、经济互通、文化互鉴的多重意涵。而赵州桥作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符号。舒勇坦言:用赵州桥的形制,能最精准地传递“一带一路”的合作精神。

这座长28米、高6米、宽4米的巨型雕塑,由近两万块透明金砖拼接而成,每块砖内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花或市花,恰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生动诠释。其宏伟的体量与精妙的构思,既展现了视觉震撼力,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以艺术语言诠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2017年,《丝路金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会场惊艳亮相,成为峰会最具辨识度的人文景观。此后,这座流动的文化符号开始了环球之旅:米兰世博会、阿斯塔纳世博会、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两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所到之处均引发热烈反响,让世界通过艺术直观感受中国方案的温度与厚度。2017年10月,阿斯塔纳世博会组委会联合上合组织等机构,将世博国际金奖授予《丝路金桥》,并为舒勇颁发 “杰出艺术终身成就奖”,这标志着作品的时代价值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

四、政协履职:艺术与责任的交融

2023年,舒勇当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这份荣誉对他而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履职期间,他始终以艺术家的敏锐洞察社会痛点,将艺术思维融入参政议政,为文化事业发展贡献独特智慧。

参与全国政协 “建立健全创新技能导向的产业工人激励机制” 专题调研时,舒勇深入工厂车间,以艺术工作者特有的观察力捕捉产业转型期的工人状态。他发现:产业工人正面临从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型阵痛,这与艺术创作从经验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异曲同工。这次调研让他深刻体会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谛,也让他的提案更具现实针对性。

非遗传承的困境始终牵动着舒勇的心。在传统工艺产业带调研时,他目睹许多非遗工作室门可罗雀,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一代鲜少问津,珍贵技艺面临断代危机。这份忧虑促使他在2024年联合多位政协委员,携手北京建筑大学、中国版权中心等机构,共同举办 “人工智能、艺术与新质生产力” 研讨会,探索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路径。

基于研讨成果,他们推动筹建“智能建造艺术研究中心”,并落地舒勇美术馆、乡村实践艺术工作室与人工智能创作研究工作室三位一体的实践平台。通过深入乡村挖掘传统技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新转化,这些探索很快显现成效:让濒危的民间工艺重焕生机,相关实践被纳入全国政协“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民主监督议题。舒勇在全国政协专题会议上的发言,得到多位领导的关注与肯定,中宣部、文旅部等部门相继调研考察,对这种“传统+科技”的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如今,舒勇美术馆已成为基层文化创新的标杆,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数字时代的新动能。

在文化符号建构与国家形象传播方面,舒勇持续发声。2023年全国两会,他提交《关于以“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为历史契机,向世界推出新时代的国家文化符号的提案》,建议系统梳理与时代精神契合的文化标识;2024年两会,他再提《关于从战略高度谋划构建新时代国家文化形象标识体系的提案》,呼吁将文化符号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他坚信:让中国文化符号被世界真正理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基础。

五、艺术新征程:AI时代的探索者

人工智能技术的狂飙突进,为艺术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舒勇以艺术家的敏锐嗅觉捕捉到这场变革的深远意义,成为AI艺术创作的积极探索者。

2022年,当舒勇首次尝试深度学习AI创作时,一幅山水画在瞬间生成的高效与精美,让他短暂陷入对传统绘画价值的迷茫。在随后两个月的密集创作中,他既享受着AI带来的创作快感,也逐渐洞悉其局限:AI能快速消化我的知识储备,却无法赋予作品真正的生命温度。他深刻意识到,人类创作中那些灵光乍现的瞬间,是数十年生活积淀与艺术修行的结晶,这正是人工智能难以企及的核心竞争力。

在对比人脑与AI的创作逻辑时,舒勇有着独到见解:人脑创作依赖五感体验,充满不确定性的张力;而AI基于数据库线性推演,精准却缺乏真实感知。这种 “不确定” 恰恰是人类创造力的魅力所在。他认为AI是强大的创意工具,能将模糊构想快速具象化,帮助艺术家突破思维边界;而人类的情感体验则为AI创作注入灵魂。正如摄影术的诞生解放了绘画的记录功能,推动其走向抽象表达,AI的出现也将重塑艺术的边界,引领人类艺术迈向新维度。

截至目前,舒勇已坚持800多天不间断地进行AI艺术创作。《金色新征程》系列油画便是这一探索的代表——大熊猫身着金色宇航服遨游太空,宇航员背插红旗驰骋月球…… 这些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先通过AI技术精准呈现创意构想,再以油画或水墨画进行二次创作。他将这种创作模式比作“数字时代的照相写实主义”,认为其更能考验创作者的综合素养:这不仅需要扎实的艺术功底,更要求对艺术史、前沿技术的全面掌握。为此,他始终保持学习状态,在科技与艺术的交汇处开辟新的创作疆域。

舒勇委员的艺术信仰之路,是一部不断突破自我和拥抱时代、全心全意以艺术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创新史诗。从环保艺术的先锋实践,到多元领域的跨界探索;从《丝路金桥》的时代丰碑,到政协履职的责任担当,再到AI艺术的前沿探索,他始终以艺术为笔,书写着时代的精神图谱。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作品的数量与影响力上,更在于用艺术介入社会和推动文化传播的自觉实践。面向未来,舒勇必将继续秉持这份艺术初心与社会责任感,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挥洒才情,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