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澳门新添荆浩奖,澳涞山庄跟着“沾墨香”

更新时间:2025-09-07 16:44  浏览量:1

王海歌

前阵子给华鼎奖集团写了封信,提议整个“荆浩东方艺术奖”,没成想真被拍板了!还直接定在澳门落地——消息一出来,那帮攥了一辈子笔墨、捏了半辈子手艺的老友们可算松了口气:“咱这些‘老玩意儿’,总算有个像样的舞台亮亮相了!”

选“荆浩”当名头,那真是挑对了人。这位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大佬,堪称北方山水的“开山鼻祖”。当年在太行山里盯着云卷云舒、松涛石韵琢磨,硬生生创出了“披麻皴”这门绝活儿,一幅《匡庐图》把山的雄浑、水的清雅揉得恰到好处,满纸都是东方人对自然的那股子敬畏与亲近。用他的名字办奖,可不是为了攀名气,就是想把散在民间的“东方宝贝”都拢过来:水墨丹青、金石篆刻、竹编细活、剪纸窗花……只要带着手作的温度、透着东方的气韵,都尽管来!

这奖最不搞虚的——不论你是捏了一辈子乡土泥人的白发老匠,还是用丙烯给水墨玩出新花样的年轻人,有真东西就欢迎。评委团也全是“实在人”:故宫里修了几十年古画的老师傅、跑遍名山大川的采风艺术家,还有懂行的外国汉学家。评起来不客套、不徇私,就看实打实的功夫:“这字的中锋立得稳不稳?”“那泥塑的眼神有没有戏?”,只挑真材实料的好作品。

把地儿选在澳门,更是妙到点子上。这里的中西混搭从来都不违和:骑楼廊下挂着红灯笼,墙缝里却钻出葡萄牙的九重葛;早茶的虾饺香混着画室的墨香,赌场的霓虹再亮,也盖不过街角书店的纸墨气。在这儿办奖,就像给东方艺术开了家“临街铺子”——本地阿婆买菜路过能瞅两眼剪纸的巧劲儿,游客歇脚时说不定就被水墨的留白勾了魂。借着澳门这股子独特的烟火气,让咱的东方艺术既能被国人疼惜,也能让老外看明白、喜欢上。

这奖每年办一届,可不止颁奖那么简单。计划着把画展搬进骑楼展厅,让看客能凑上前闻闻墨香;开几场讲座,一边听老匠人讲“披麻皴”的门道,一边看年轻人聊3D打印泥塑、数码设计剪纸的新玩法;还想钻进小学课堂,教娃们捏捏泥人、写写毛笔字,不让这些传统变成“博物馆里的标本”。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澳涞山庄——相传这儿就是当年荆浩隐居的地方!青瓦白墙绕着山,院里的桂树、芭蕉映着竹椅,风一吹,满院子都是东方人的“静气”。要是把颁奖的配套活动挪到这儿,院里摆上石雕,廊下挂上字画,风过处墨香混着桂花香,简直绝了。看展累了,就坐在竹椅上喝口普洱扯扯艺术:“你这皴法是学荆浩?”“偷偷掺了点黄宾虹的意思!”再顺着石阶逛逛山景,活脱脱就成了荆浩画里的人。

山庄也能借着这股艺术气添点新意思:开个手作工坊,请老匠人手把手教游客编竹篮、刻印章;厨房再做点印着剪纸纹样的点心,梅花的、福字的,又好看又好吃。客人临走时带件自己做的小玩意儿、一盒墨香点心,记住的可就不只是山水风光,还有这份实实在在的东方韵味与人情味。

说到底,办这个奖、让山庄掺和进来,都不是为了凑热闹。就盼着咱的东方艺术能“活”起来——不是锁在玻璃柜里的老古董,而是能摸得着、学得来、融进日子里的“活宝贝”,在当下的烟火气里,活出老味道,也玩出新精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