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酝酿十年台东艺术园区开幕,国际艺术大师江贤二“忘我”分享创作之美

更新时间:2025-09-08 07:59  浏览量:1

文:李加祈

即将出席2025年11月5、6日于台北举办的第23届远见高峰会的国际艺术大师江贤二,移居台湾东部的台东金樽17年,今年他无偿捐出个人土地与作品,在台东建立的国际级文化与艺术地标:江贤二艺术园区,历经十几年筹备后,终于开幕,吸引大批文化艺术爱好者亲临参观。

今年83岁的江贤二,先后在纽约、法国居住作画多年,1997年才到台湾定居,2008年落脚台东金樽,画风产生很大的改变,从黑白变颜色鲜艳。但无论怎么变,他始终相信,艺术美学能净化人心,希望让更多人感受艺术的力量。

60年艺术信仰之旅,江贤二坚持以美净化人心。(张智杰摄)

一个阴天的午后,来到江贤二艺术园区,清水模建筑里,昏暗的光线幽幽地渗入,空间通透而静谧。左手边大幅的《百年庙》画作映入眼帘,画中橘黄色烛光摇曳,让人沉淀心绪,融入庄严宁静的氛围。

这就是当代艺术大师江贤二期待打造的精神性空间,让人体会“艺术净化人心”的力量。

在长达60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江贤二像一位艺术传教士,对艺术美学的信仰感动许多人。包含公益平台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严长寿、富邦集团董事长蔡明忠、勤诚兴业创办人陈美琪、信义房屋创办人周俊吉等纷纷响应,赞助支持艺术园区。经过十年的酝酿筹备,202年3月,“江贤二艺术园区”终于正式开幕。

江贤二艺术园区入口处的两栋建筑,形体概念来自江贤二的雕塑作品《13.5坪》。(张智杰摄)

单纯执着,信仰艺术美学

时间回到2014年,艺术园区兴办事业计划送审的前一晚。严长寿远从台北开车到台东,谨慎地向江贤二夫妇确认:“明天案子送进去,就不能后悔了,这块土地一切都属于公众的,你们确定吗?”

江贤二的夫人范香兰毫不犹豫地回答:“没问题,你就让老师完成他的梦想吧!”当时江贤二的大女儿正与罕见疾病搏斗,必须支付庞大的医疗与生活开销,其实江贤二家庭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并不小。那为何他们夫妻仍甘愿“倾其所有”,来打造公共的艺术园区?

在艺术园区设计建筑师林友寒看来,江贤二的创作不为名利,纯粹回应内心对艺术的执着和对土地的热爱,已达到“忘我、忘年”境界。而这份对艺术的强烈信念,可能源自于长期的积累和亲身经历。

从小,江贤二就很喜欢音乐和艺术。他回忆,刚考进师大美术系那年,他因感染肺结核被迫休学一年,每天在阴郁的心情中,总喜欢听德布西的《月光》,他甚至称德布西是自己“音乐上的初恋情人”。

1970年代,当时定居纽约的江贤二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能达到创作的最高境界,挣扎要不要继续走艺术的道路。但他还是坚持下来。

在长达60年的艺术创作之路上,音乐成为他的陪伴与养分,也让他走得坚定。早晨的园区,《远见》团队远远听到巴哈钢琴曲,便知道江贤二已经开工了。他穿着招牌的蓝白色格纹衬衫,从袖口、衣襬到鞋子,全都沾着红黄蓝各色颜料,衣裤自成一幅色彩缤纷的画作。简短寒暄两句,江贤二语带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我还要赶工作,”接着,他便回头继续未完的创作。这就是江贤二在台东的创作日常,忙碌又充实。

江贤二(左)和旅德建筑师林友寒(右)共同讨论园区建筑设计,因此,江贤二说,“园区也是我的一件创作!”(张智杰摄)

创作不辍,在台东扎根

尽管已高龄80多岁,他仍每天创作不辍。自从搬到台东,前方正面太平洋,后方依傍都兰山,独特的山光水色,更让江贤二的创作灵感源源不绝。

江贤二这一生和大海有不少羁绊,他曾住过巴黎左岸、纽约长岛,但直到搬到台东金樽,江贤二才恍然发觉,“在台东,我终于感觉到海是蓝的!”原来,环境心境变化,也让江贤二艺术创作的色彩鲜明起来,《比西里岸之梦》系列中,江贤二大胆尝试用红色、黄色、蓝色缤纷花朵,呈现自然野性和旺盛生机。

到现在,江贤二还能根据天候,分辨台东海岸的不同颜色,碧绿色、灰蓝色等,“像现在就是一片碧绿色,”江贤二指向远方的金樽海岸说着,目光深邃。眼前这片自然景色,激发出江贤二的创作力,他每天4点多就起床,喝杯咖啡,搭配巴哈的钢琴曲,就开始一天的创作。晚上甚至要设定闹钟,提醒自己:时间到,该下班了。

艺术园区展出江贤二的个展作品,许多画作可以让人驻足许久。(张智杰摄)

广邀各界响应艺术园区梦

常笑称自己为“江贤二无偿经纪人”的严长寿提到,很少有人像江贤二这样,“晚年创作能量大爆发,”严长寿也观察到,江贤二的爆发是奠基在前面30多年不放弃的创作与积累,一遇到契合的时空,“累积爆发出的创作能量就很惊人!”就像一名执着的艺术传教士,江贤二以长久的专注和行动,来响应心底对艺术的渴求。

但江贤二不愿自己独享这片艺术天地,他认为,应该打开空间,与大众共享自然环境和艺术美好。

因此,这十年来,江贤二致力建造艺术园区,让园区成为他艺术宣教的实践场域。访谈过程,江贤二多次强调:“园区不是我的,作品也不是我的,是公众的。”未来,他会在园区附近另外建造画室,以免自己干扰到大众的参访体验。

江贤二曾说“做人比做艺术重要,”“先成为一个人,再成为一位艺术家!”或许正因胸怀宏大,让江贤二能发挥影响力,广邀各界人士响应艺术园区梦。

作为江贤二作品的主要收藏家,大隐开发董事长张裕能认为,江贤二特别在于:谦和真诚。“他很有才华也很努力,但却不骄傲,不会故弄玄虚,”张裕能不止欣赏江贤二的才气,更盛赞他的人品,甚至因此愿意回捐一幅珍藏多年的《比西里岸之梦》,让更多人也能在园区感受艺术作品的能量。

随着园区开幕进入倒数,江贤二的行程也一天天紧凑起来,“最近失眠比较严重,凌晨3点多就醒来了!”江贤二脸上难掩疲惫,但眼中的光芒仍清晰可见。

在这条艺术传教之路,江贤二期盼,这座园区不仅是一个展览空间,更能让人带着感动回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人们谈起台东,除了“好山、好水”,还会加上一句:“好艺术”!

(本文系第23届远见高峰会专稿)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