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郭全生:用二胡奏响乡村艺术的岁月长歌

更新时间:2025-09-08 09:18  浏览量:1

郭全生载誉而归,这份荣耀不仅是对他个人二胡技艺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多年来坚守乡村戏曲艺术的褒奖。回到村里,他将这份荣誉化作动力,更加用心地经营着自己的戏曲班。他深知,要想让戏曲在乡村长久地传承下去,仅仅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培养更多年轻的人才。

于是,郭全生开始在村里物色有潜力的孩子,他希望能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起初,很多家长并不理解他的做法,觉得学二胡、唱戏在这个时代并不能带来实际的收益,甚至会耽误孩子的学业。但郭全生没有放弃,他一家一家地去游说,用自己的经历和对戏曲的热爱去打动家长们。终于,有几个孩子愿意跟着他学二胡、学唱戏了。

郭全生对待这些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孙子孙女一样,他耐心地教他们基本的指法和唱腔,从最基础的音符开始,一个一个地纠正。他知道,这些孩子是乡村戏曲的未来,他要让他们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绽放光芒。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孩子们的技艺进步很快,村里的戏曲班也逐渐有了新的活力。

然而,时代在不断发展,流行文化的冲击让乡村戏曲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电视、网络的普及,让很多村民更愿意坐在家里看电视剧、玩游戏,而不是去看一场传统的戏曲表演。郭全生的戏曲班演出场次越来越少,收入也越来越低,很多队员开始动摇,甚至有人选择了离开。

面对这样的困境,郭全生并没有气馁。他开始思考如何让传统戏曲适应时代的发展,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他尝试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入到传统戏曲中,改编了一些经典的曲目,让二胡的声音更加富有现代感。同时,他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戏曲班的演出视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戏曲。

功夫不负有心人,郭全生的努力逐渐得到了回报。一些年轻人开始关注他们的戏曲班,甚至有外地的游客慕名而来观看演出。村里的戏曲班又热闹了起来,演出的场次也越来越多。郭全生看着这些变化,心中充满了欣慰。

如今,已经87岁的郭全生依然每天坚持拉二胡。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但他对二胡的热爱和对乡村戏曲传承的责任感却丝毫未减。他希望能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戏曲人才,让乡村戏曲这朵艺术之花在新时代继续绽放。

在郭全生的小院里,那悠扬的二胡声依然每天准时响起。这声音,不仅仅是一段美妙的音乐,更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和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坚守。它穿越岁月的长河,在南安乡丰洲村委晏家村的上空久久回荡,诉说着一个老人与二胡、与乡村戏曲的动人故事。而这个故事,也将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成为乡村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