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永铸·戏韵传薪”艺术党课暨高甲戏现代戏《朝东楼》导赏活动圆满举行!
更新时间:2025-09-08 13:30 浏览量:1
2025年9月3日至4日,高甲戏现代戏《朝东楼》在泉州大剧院精彩上演。该剧由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晋江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品,不仅呈现了高水平的非遗舞台艺术,更以跨越时空的叙事手法,再现了闽侨艰苦奋斗、心系家国的精神脉络,深情厚重的故事情节打动了上千名在场观众。
《朝东楼》的成功演出,是泉州传统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又一例证,也彰显了泉州作为非遗戏曲沃土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泉州大剧院作为推广泉州优秀传统文化及当代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将持续为闽南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9月4日下午,“红心永铸·戏韵传薪”艺术党课暨高甲戏现代戏《朝东楼》导赏活动于泉州大剧院音乐厅举行。本次活动以高甲戏艺术为载体,通过生动展现侨胞在家国危难之际坚守民族大义、生死抉择的动人故事,引领党员干部穿越时空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在戏韵流转中感悟信仰力量,在历史回望中汲取奋进力量。
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书记、主任周杰俊在艺术分享环节深入阐述了《朝东楼》的创作价值与现实意义。他动情地表示,该剧源于对闽南土地的深厚情感与对华侨先辈家国情怀的崇高敬意,通过高甲戏这一非遗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蔡咸斜先生远渡南洋却始终心系故土、报效家国的感人故事,让跨越时空的闽侨精神在当代舞台上绽放新的光彩。
周杰俊特别强调,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这部剧作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它不仅让当代党员干部深刻感悟华侨先辈守家卫国的坚韧精神与赤子情怀,更启示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创作理念——既要扎根传统文化沃土,守住艺术之根;又要勇于创新突破,用现代表现手法讲好中国故事。
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副主任、艺术总监陈娟娟在分享会中谈到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心得。她强调,演员创作除了基本功,更要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进行体验。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指导年轻演员时要"先感受后表演",在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紧跟导演构思,揣摩角色心理历程,实现从内到外的艺术转化。
在音乐创作方面,优秀青年演奏员、唱腔设计黄少凯老师分享了该剧的音乐创新理念。他介绍,创作团队在保留高甲戏传统声腔精髓的基础上。通过提取传统音乐元素并进行现代化改编延伸,同时巧妙融入西洋管弦乐等现代乐器,构建出恢弘大气的音乐背景,使红色题材作品既保持戏曲韵味又富有时代感染力。
晋江市高甲柯派表演艺术中心二级演员、晴儿饰演者黄艺萍则深情解读了角色与朝东楼的情感联结。她剖析道,朝东楼不仅是舞台置景,更是晴儿情感的载体和精神象征。
表演唱段《说好永远不分手》
表演者:叶建国、黄艺萍,演唱者:陈情瑜
独唱《井水甜海水咸》《银河远》
演唱者:陈情瑜
本次"红心永铸·戏韵传薪"艺术党课暨高甲戏《朝东楼》导赏活动,通过主创分享和精彩片段展演等形式,生动展现了侨胞蔡咸斜先生远渡重洋却心系家国的感人故事,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感悟闽南华侨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艺术导赏,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文化传承实践。通过《朝东楼》中侨胞艰苦创业、捐资抗战的动人故事,让新时代党员干部从华侨先辈的赤子情怀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新征程中不忘初心、勇担使命,让红色基因与闽南文化在新时代交相辉映、薪火相传。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