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门类精彩演出惊艳欧洲观众 北京文艺院团向世界亮出艺术积淀
更新时间:2025-09-08 19:27 浏览量:1
最近,国际主流艺术节的平台上,中国艺术家频频亮相,其中来自北京文艺院团的表现尤为突出。从交响乐到传统戏曲,从地方剧种到多国合作,一场场精彩演出收获热烈掌声。
今夏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自中国远道而来的艺术家收获如潮喝彩。当地时间8月6日晚,百年历史的亚瑟音乐厅里,近2000名观众起立鼓掌,十分钟内掌声不歇。在指挥大师郑明勋引领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奏出精妙多彩的强音:陈其钢《五行》作为序曲哲思深邃、引人入胜;肖邦钢琴大赛冠军刘晓禹与乐团合作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层次丰富、色彩鲜明;德国管风琴大师汉斯约尔格·阿尔布莱希特登台,与乐团默契共演圣-桑《第三交响曲“管风琴”》,精妙的处理博得全场观众的掌声。
法国观众索菲·迪布瓦第一次现场聆听中国乐团的演奏,深为感动:“富有力量和情感的音乐,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连接在一起。”
随后,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欧洲巡演将继续到访桑坦德国际音乐节、德国科布伦茨音乐节、易北爱乐夏季音乐节等世界级艺术盛会,多场演出票已售罄。
与此同时,北京市曲剧团的小剧场口碑之作《我这一辈子》亮相爱丁堡艺穗节,继2024年10月在韩国光州第28届BeSeTo(中韩日)戏剧节成功上演后,第二次成功“出海”。
作为北京唯一的地方戏,北京曲剧独有的京腔京韵浓厚而鲜活,老舍同名中篇小说经改编化作舞台上的悲喜人生。自2022年首演以来,形式新颖的《我这一辈子》已在我国多座城市演出60余场,颇受好评,此次远赴爱丁堡,是地方戏曲剧种在国际艺术平台的重要突破。
昆曲同样在爱丁堡艺穗节大放光彩。北方昆曲剧院应邀举办“全球重新发现昆曲艺术节”,实验昆曲《石头记》与经典剧目《牡丹亭·游园》《红楼梦·宝黛相见》接连上演,诗意隽永,美若幻境。
携《牡丹亭·游园》惊艳爱丁堡的“梅花奖”得主魏春荣,在中国戏曲与英国戏剧的对话间领略到美美与共:“《游园》只用一桌一椅,却能看见中国的诗意宇宙,昆曲的写意美学正与莎士比亚的浪漫精神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