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芙蓉间 却得幽兰香一一简谈张炜先生书法艺术的美学格局
更新时间:2025-09-08 20:20 浏览量:1
行在芙蓉间 却得幽兰香
一一简谈张炜先生书法艺术的美学格局
马有常
作为业余爱好,张炜先生书法作品在整体建筑上散发的艺术香芳如深谷幽兰,其馥自然飘遥。
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宋俊忠先生的善缘热心使我学习了张炜先生的书法作品,读后便沉浸于其中。
他的草书立足于传统而不拘泥,他书法多变,艺术宗法不乱。他的作品险劲不全是像,狞厉之美却有几分,怪奇被方正合抱,狂野而不失紧结,这些艺术风格在他不同的篇幅中似有非有,如果说艺术走自己的路,他的书作“我中无人”。中锋一定如何,藏锋必须如何,其他笔锋又怎样运用,他没有在传统理论框架中用笔着墨。当沿着他的笔序品赏,他有锋耀神,无锋蕴气。无论露锋,逆锋却不在乎怎样用墨是标杆。他确定独立思维,开放思想感情,怎样把字能写成广大读者共识的艺术作品才是收益。主旨统领笔力,笔锋,众锋成就线条之美,构成他作品的险峭之状,凌厉之美。
“他凭着韵律,节奏,形成的和谐,色彩的配合,成立一个自己有情有相的小宇宙。这宇宙是圆满的,自足的,而内部是必然性的,因此是美的。”(宗白华语)
他的作品行中有草,草中也行,简洁无赘笔,血肉筋骨构成健康的生命体,他仍嫌不够,神态应有飞动之美,像莺歌燕舞在空间。于是他的字就出现了节拍,旋律,节奏合成的音乐秩序,内涵数理,几何,因此,他的笔下线条的语言节奏明快,简练,朴素。
中国古代那些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凭艺术上的综合实力走到今天,又凭美学思想滋养着艺术生命。他的书法舞蹈艺术机能是显然的。动像和势力是他书法和舞蹈艺术契合的精神结晶。“峻拔一角”“以侧映斜”“繁则减除”“相承起伏”《心成颂》(释智果语)等移来经物理变化增强了他草书的艺术魅力。
书法艺术独成一家,必然要学前人的著名书帖,及大家总结的书法经验之谈,并以可靠理论基础为指导。古今书帖读的多了你在千姿万态的笔迹中知道怎样在艺术上成就自己的山水。峨嵋找不见华山的风格。用最通俗的话讲,做与众不同的小我,才是艺术家的正气。
也许他受大书家薛道衡,或张瑞图等名家影响,才有自己“势”的凸出,骨力,骨气,骨法构成先生书法坚实的内部结构,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书法便是无声的歌曲,文化的建筑物。张先生书作活在音乐秩序,舞蹈神韵,美于真诚的最基础。他笔下寄情深厚,写景生动,音律绘声,达字字有音,气势夺人的艺术效果。作品内外组织给读者的艺术感受是坚定的,精神力量不可动摇,构成他书法艺术建筑的风骨峻峭之美。他笔势凌厉,奇崛而利爽,结构奇姿横生。构成强列的动荡之美,达峻峭一方。
他的书法开拓了一代新风,独领风骚并不为过。然而,先生不以书法家自居,或借他人之笔四处张扬,亦无高价炒作的经纪人。文化本质是慈善的,滋养人类的性灵。因为一切的艺术境界主张美学。他深感自己作品与艺术还有遥远的距离。他既是用笔闲赋也是忙碌中求学,纸上的行程千千万万里没有终点,而是他心灵的里程,长途漫踄,一渡再渡,渡自己畅达在空白世界,使真我不空。
注释:
释智果,隋朝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薛道衡,隋朝著名书法家。
宗白华,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
宋俊忠,现任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当代作家,诗人,编辑,文化活动家。
作者简介:马有常,回族,祖籍西安市人,生于甘肃平凉,曾任媒体主任编辑,记者,作家,文艺评论家,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