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吴昌硕的篆刻艺术

更新时间:2025-09-09 10:30  浏览量:1

吴昌硕的篆刻艺术成就极高,他是中国篆刻史上一位开宗立派、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要理解他的篆刻,可以概括为:“印从书出,书印交融;钝刀硬入,浑厚苍茫;虚实相生,巧夺天工”。

简单来说,吴昌硕的篆刻将书法、绘画、诗文修养融于一炉,开创了雄浑苍莽、大气磅礴的写意印风,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吴昌硕是书法大家,尤其以石鼓文名世。他的篆刻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将他的书法笔意完美地融入印章。他的印文线条不再是匀称工整的“画”出来的,而是仿佛用毛笔“写”出来的,充满了笔的提按、转折、枯润和节奏感。看他的印,就像在看一幅微缩的书法作品,充满了书写性和生命力。

他喜欢使用钝角的刻刀,以更大的力量和气势运刀。这种刀法产生的线条不会光滑流利,而是斑驳、毛涩、浑厚,仿佛从石头里自然生长出来一样,极具金石古拙之气。

吴昌硕是处理印面残破效果的大师。他通过敲击、刮磨、凿刻等方法,有意识地制造印面的虚实、疏密和斑驳感。这并非简单的破坏,而是为了营造意境,让红白对比(朱白关系)更富变化,仿佛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印,气象苍茫。

他的章法(布局)构思极为精妙,大胆而和谐。他非常注重虚实对比和疏密关系,常常“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相互穿插、呼应,形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充满了动感和张力,毫无呆板之感。

综合以上几点,吴昌硕的印最终营造出的是一种高古、雄强、朴拙、苍茫的审美境界。他的印不追求工细精巧,而追求一种宏大的气象和深厚的金石韵味,将文人篆刻的写意性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1913年,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公推吴昌硕为首任社长。这充分证明了他在当时艺术界的领袖地位和崇高威望。

他开创的“吴派”(或称“浙派皖派合流后的新派”)写意印风,一扫明清以来某些印风的柔媚、僵化之气,为篆刻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齐白石、陈师曾、潘天寿、沙孟海、来楚生等近现代艺术大师,无不深受其篆刻艺术的影响。尤其是齐白石,更是从他大气磅礴的风格中汲取营养,开创了自己纵横淋漓的印风。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