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持续3个月!我区“婺剧赋能增长极 艺术点亮新中心”宣传季开启

更新时间:2025-09-09 11:18  浏览量:2

9月3日晚,施光南音乐厅内灯光璀璨、座无虚席,以“婺剧赋能增长极 艺术点亮新中心”为主题的2025年金东区婺剧宣传季启动仪式在此举行。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本次活动兼具仪式感与艺术感染力,不仅为为期三个月的婺剧艺术盛宴拉开序幕,更旨在借助传统戏曲传承红色文化,以文化力量助推全域蝶变新跨越。

当晚6时30分,活动率先以激昂澎湃的《保卫黄河》《大刀进行曲》联奏开篇,恢弘乐曲响彻音乐厅,瞬间点燃全场气氛,唤起观众对峥嵘历史的深切共鸣。

随后,《红灯记》《沙家浜》《平原作战》等经典现代戏选段轮番上演。艺术家们以精湛的唱功、细腻传神的表演,再现了抗战时期军民同心、共御外侮的壮烈图景,令人动容。演出尾声,全场演员与观众共同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雄壮的歌声将晚会推向最高潮,彰显了艺术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心的深厚力量。

本次演出特邀五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齐聚金东,成为活动一大亮点。其中包括陈美兰(“二度梅”获得者)、陈丽俐、张建敏、楼胜、杨霞云。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家集体亮相金东,不仅极大提升了演出质量与影响力,更是对我区长期以来婺剧传承与创新工作的充分肯定。正如区婺剧艺术传承中心艺术总监陈建成所言:“邀请梅花奖得主既是对金东婺剧深厚基础的认可,也希望通过名家效应,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婺剧、参与传承。”

本次婺剧宣传季并非单一演出,而是一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文化惠民行动。自9月起至11月底,全区将推出包括演出、展览、赛事、交流、体验等多个板块数十项活动,真正实现“婺剧艺术的全民共享”。据了解,9月4日至9月7日将在施光南音乐厅推出包括《姐妹易嫁》《花田姻缘》等在内的4场惠民演出,观众可通过“掌上金东”APP每日限时预约。同期,浙江婺剧团将赴南非、加蓬、刚果(金)开展海外文化交流,推动婺剧走向世界。72场“送戏下乡暨婺剧精品展演进文化礼堂”和9场抗战主题演出也同时启动,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并赴宁波北仑、奉化、宁海及舟山普陀开展非遗文化走亲,加强地区间戏曲文化交流。“十一”期间,坡阳古街等景区将推出“机甲婺韵”机器人展示、沉浸式戏曲妆造体验、非遗潮玩市集等嘉年华活动,澧浦镇郑店村还将上演清廉主题婺剧小戏。11月,我区还将承办浙江省群众婺剧团队演奏演唱展示活动,积极探索传统婺剧现代表达的新路径。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婺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机制创新上,我区积极探索“婺剧+”模式,推动传统艺术与当代生活深度融合。以“婺剧+红色文化”的形式,用戏曲讲好红色故事;并同时构建起“婺剧+文旅”模式,结合坡阳古街等景区推出沉浸式体验,助力文旅融合。构建起“全年龄段、多场景”的推广体系,不断扩大婺剧影响力。面向青少年,开展“婺剧进校园”,开设兴趣班、培养“小小传承人”;面向乡村群众,推进“送戏下乡”,让婺剧大戏每月走进文化礼堂;面向戏迷群体,打造“我们的村戏”“我们村的角儿”“我是金东小戏迷”等品牌赛事,同时举办专题讲座、漫画展览、票友大赛等多元化活动,让婺剧融入日常,真正实现 “婺剧走进基层、贴近百姓”。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婺剧真正走进基层、贴近百姓,既实现文化惠民、文艺赋美,也助力金东在‘宋濂理、艾青诗、光南曲’等现有文化品牌基础上,构建起更具多元性与辨识度的文化品牌矩阵,推动区域文化繁荣发展。”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8月,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金东分院、区婺剧艺术传承中心正式挂牌金东,标志着我区婺剧事业迎来新的平台和机遇。婺剧作为金华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浙江省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融合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大声腔,以“文戏武做、武戏文唱”的独特风格被誉为“徽戏的正宗、京剧的始祖”。而金东作为婺剧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始终肩负着“守护文脉、创新发展”的使命。作为金东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区婺剧艺术传承中心不仅成为演职人员的“创作基地”,更承担着“深耕本土资源、创排精品剧目”的任务——未来将围绕金东特色,坚持保护、传承和发展并重,同时深化与省级院团的合作,引入优质资源,提升本土婺剧创作与表演水平。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