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忠谈艺录(九十八) | 母校给我的高光点,照亮了我的艺术之路
更新时间:2025-09-09 16:48 浏览量:2
母校之于我的艺术人生,如春雨润物,悄无声息。多年后回首,我才惊觉那段岁月中蕴藏着如此多的“高光时刻”——这些瞬间不只是聚光灯下的辉煌,更是生命中被点亮的重要节点,它们点点滴滴,由点成线,由线成面,聚沙成塔、积腋成裘,最终成就了我的艺术人生。
一、高光时刻:从误解到领悟
曾经,我以为“高光时刻”只属于成功者的惊人举动,属于球员进球、演员获奖的刹那辉煌。后来才明白,高光时刻是那些具有代表性和难忘性的精彩片段,是每个人生命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值得骄傲的瞬间。
当年,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来说,高光时刻不是万众瞩目的成功,而是那些被认可、被点亮、被启迪的瞬间。这些瞬间看似普通,却在生命的长河中闪烁着持久的光芒。并为我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动力与支撑。
二、九个高光点:母校的无声馈赠
南通师专篮球队主力队员合影,左三为教练唐智明教授,右三是队员郑忠。
第一个高光点,出现在我考入母校南通师专的第一个下午。一个老兵到篮球场打球时,一位身高一米八几、风度翩翩教练模样的人向我走来:“你是哪个系的?”“美术系的。”我答道。唐教练当即说:“好!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校队的了,一会儿到体育系仓库找保管员戴老师领两套衣服,一、三、五下午过来集训。”
当兵六年圆梦大学,第一天打球就成了校队运动员!那个兴奋啊!经过严格训练后,在部队瞎打瞎闹打篮球的我,成了校队主力前锋,参加了江苏省大学生运动会高校B组篮球的比赛。这段经历看似与绘画无关,却给了当时的我以巨大的鼓舞与信心。
第二个点,发生在足球场上。体育老师陈小春让我们做十个俯卧撑热身,我随口说:“做100个也没问题”。陈老师瞪大眼睛:“你能做100个俯卧撑?”,我说“背个人我也能做100个”我信口道。陈老师恼羞成怒:“你做给我看!”于是我身上伏了一个人,全班同学一起数数。数到第一百个,陈老师在足球场上激动地奔跑:“牛B哦!学美术的人扒个人做一百个俯卧撑啊!”五年后,我获得了“江苏省电视台俯卧撑擂台赛亚军”。
母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顾森毅、南通大学原副校长周建忠、学生郑忠、原美术系主任班主任师铁岭在“郑忠个展”开幕式上。
第三个点,大学语文课上,著名楚辞学者、后任南通大学副校长的周建忠教授将我的作文作为范文讲评,我心中兴奋不已。
第四个点,系办张秘书让我去《南通师专报》主编办公室,主编杨树徳给我约稿。走出办公室时,我几乎不敢相信。有那么多中文系的人不找,找我这个学绘画的写文章?
第五个点,彭必成老师拿着校报在美学课上讲解我发表的散文诗《树》。
艺术家郑忠在美师235班上点评学生的素描作业
第六个点,上石膏像素描写生课,师铁岭老师为我作示范,我豁然醒悟“明道”了。十年后,我就是靠师老师教会的素描三板斧考上了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又过了几年,我以西安美院教师的身份,入选《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素描精品邀请展》。
载入《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百年版画》中国美术馆收藏的郑忠代表作《惊蛰系列之一》
第七个点,冯力老师的讲课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绘画方法论,从此独来独往。
第八个点,杨晓辉老师偶然经过我的工作室,蓦然撞进来看到了我的习作,欣然喊我到他家,拿出珍藏的《八十七神仙卷线描》,教我临摹,指导我如何画。(这事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第九点,我一人跟着吴卫卫老师在“教师小画室”悄悄画了两学期的人像素描,技艺大进。
三、点滴光芒,汇成星河
母校悄悄地赐予我这九个“高光时刻”,在那个如饥似渴的求学年代,这是多么厚重的“礼物”啊!我何德何能得此厚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高光时刻,表面上看似互不关联——篮球场上的机遇、足球场上的挑战、课堂上的认可、画室里的启迪——但它们却如同散落的珍珠,被时间的线串连起来,成为我艺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四、觉醒:从瞬间到永恒
多年后,当我站在中国美术馆自己的画展中央,接受着央视“美术星空”的采访时,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高光时刻。它不是聚光灯下的短暂辉煌,而是那些改变我们生命方向的瞬间,是那些使我灵性觉醒的时刻。
母校给我的高光时刻,每一个都是一粒种子,在心中悄悄发芽;每一个都是一星火花,点燃了创造的热情;每一个都是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了艺术天地的无限可能。
如今我常常思考:教师的价值何在?教育的意义何在?或许就在于创造这些高光时刻的能力——能够看见学生身上的潜力,点燃他们内心的火焰,给予他们自信与勇气。
1997年郑忠平生首次个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参加开幕式并亲切指导。
2003年中国.芬兰建交50周年“中国文化周”郑忠版画展在赫尔辛基文化中心举行,芬兰教育部长参观郑忠作品并留影。
2009年郑忠个展应邀在塞浦路斯共和国首都尼可西亚文化中心举行,92岁高龄的原总统格拉夫科斯.克莱里季斯在别墅山庄接见中国艺术家郑忠一家,并收藏郑忠作品。
五、传递光芒:从接收到给予
如今,我也做过一段时间美院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我常常想起母校老师们的教诲,想起那些改变我生命轨迹的高光时刻。
我明白了,高光时刻之所以重要,不在于当时的兴奋与荣耀,而在于它的延续与传递,我们接收光,然后成为光,再去照亮他人。
就像我的老师们所做的那样,如今我也努力为我的学生创造高光时刻——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额外的指导,一句真诚的赞美。因为我深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可能正在悄然改变某个学生的一生。
美学的开光,源于那些被点亮的瞬间;学子的觉醒,始于那些高光时刻。母校给我的九个高光点,如今已成为我艺术生命中的永恒星座,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
每颗星或许只是宇宙中的微小光点,但汇聚在一起,便构成了指引方向的星座。感谢母校给我的高光时刻,感谢所有点亮我生命的恩师。愿我也能成为那样的一道光,照亮更多学子的前行之路。
(文/郑忠,2025年8月27日于逍遥轩,来源:新意象水墨)
艺术家简介
郑忠,1962年生于江苏海安,1979-1985年为海军南海舰队潜水员,1988年毕业于南通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班,2000-2004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1997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美术名家”隆重推介。1998年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吴冠中自传《生命的风景》遴选郑忠作品做封面,2002年为南通市档案局审定为南通历史上第144位历史文化名人。
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本国际艺术研究院会员,香港画院研究员、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画派研究会分会理事,北京中投文化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国艺轩书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