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朝林︱收藏甄选 大家风范——聚焦当代最具市场潜力艺术家
更新时间:2025-09-09 15:42 浏览量:1
收藏之道,在于甄选;艺术之美,源于大家。今日,我们荣幸地呈现“收藏甄选 大家风范--聚焦当代最具市场潜力艺术家”。此次展览,汇聚了众多才华横溢、风格鲜明的当代艺术家之精品,每一幅书画皆为其力作,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深厚的艺术功底,更预示着他们在艺术市场的广阔前景。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艺术的殿堂,感受笔墨间的灵动与韵味,共同见证当代艺术的绚丽多姿与蓬勃生机。
段朝林,国家一级美术师,1954年11月出生,祖籍河北巨鹿,退役陆军中校。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结业于文化部首届重彩画高级研究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一届石家庄市政协委员,石家庄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曾任石家庄画院副院长,石家庄社区美术学院院长。擅画山水人物,并致力于青绿山水画的研究与创作,作品几十次入选国家级和省市级美展并多次获奖。2005年被评为石家庄市文化系统“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016年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2016年被河北省文联评为“文艺贡献奖”,2018年河北省文联授予“最美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2024年7月获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勋章。
桃花依旧 68厘米×45厘米 段朝林
苍翠入画,咫尺乾坤
——论段朝林青绿山水中的园林美学
当段朝林的画笔触及宣纸,一片青绿世界便在墨韵中徐徐展开。他的青绿山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山川描绘,而是将园林艺术的精神内核融入山水画创作,以亭台楼阁、水榭凉亭为叙事节点,以精妙的用色技法为语言,在方寸之间构建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想境界。段朝林的作品不仅是对自然山水的再现,更是对中国园林美学的深刻诠释与艺术升华。
幽静的园林 136厘米×68厘米 段朝林
段朝林的园林绘画作品,是他十几年来采风于保定古莲花池,杨州瘦西湖、个园、何园,绍兴的沈园、宜兴瀛园还有苏州的水乡等地,画了大量写生,提取园林精粹文脉,是山水与人文的完美交汇点。那些亭台楼阁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山水脉络紧密相连的生命体。他笔下的凉亭常建于山脊转折处,既为观景佳处,又成为画面结构的支点;水榭则多临水而筑,倒影摇曳间模糊了建筑与自然的边界。在《园林小景系列》作品中,段朝林巧妙地将六角飞檐的亭子、红柱长廊、石拱小桥巧妙安置于溪流转弯处,或隐或现,亭身以石青略染,与周围植被形成冷暖对比,既突出了建筑形态,又使其仿佛自古便生于斯长于斯。这种处理方式继承了中国园林"精在体宜"的营造智慧,每一处建筑都如同从山水母体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器官,承担着观景、点景、引景的多重功能。
观鱼图 45厘米×45厘米 段朝林
在色彩运用上,段朝林突破了传统青绿山水的固有范式,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语言。他大胆地将石青、石绿这些传统矿物颜料进行现代性转化,通过层层罩染与薄涂相结合的技法,使色彩既有古意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透明灵动。在山石的处理有时将山石染成石绿,有时将山石留白略加皴擦,用周围颜色去衬托,都较好的表现了山石的质感,与整个画面统一协调。在表现园林建筑时,他往往采用"随类赋彩"的原则,亭台楼阁的色彩处理既考虑其结构逻辑,又呼应周围环境——朱红的廊柱在苍翠山林的映衬下愈发鲜明,而灰瓦白墙则以留白与淡墨渲染,与水色天光融为一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对"青绿"这一色彩体系的创新诠释,不局限于固定的绿色调,而是根据画面需要,从翡翠绿到松石蓝,从草绿到黛青,形成丰富的色谱变化,使整个园林世界呈现出四季常青却又季季不同的微妙差异。
他继承了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富丽堂皇,又吸收了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青绿辉煌,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独具个人特色的"段氏青绿"。其技法核心在于"积色"与"破色"的辩证运用:先以淡墨勾皴山石结构,再层层积染石青石绿,最后以赭石或花青局部破色,形成色彩的节奏变化。在表现园林水景时,他独创"湿画法",在未干的纸面上晕染花青与藤黄,使水面呈现出晨曦或暮霭中的朦胧质感;而亭台楼阁的阴影部分,则巧妙运用石绿加墨的复合色,既表现结构体积,又保持色彩的和谐统一。这种技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既保持了青绿山水的装饰性美感,又赋予作品以水墨画的生动气韵。
井陉县金华寺写生 68厘米×68厘米 段朝林
段朝林的青绿山水园林作品,实则是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物质呈现。那些精心构筑的亭台水榭,不仅是观景之所,更是画家心灵的栖息地。在表现园林景色《一潭幽水》、《曲径通幽处》、《游春图》等作品中,用灵活松动的笔墨画出山石树木,又将建筑点缀其中,一潭幽水锦鲤在游弋,远处层峦叠嶂以青绿重彩渲染,表现了园林静谧、幽深之境。段朝林通过严谨的建筑布局与诗意的色彩处理,传达出中国文人"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生活哲学,使观者在欣赏画作时,能够超越物理空间的限制,获得精神上的园林漫游体验。
段朝林的创作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创新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在深刻理解传统精髓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正如他画中那些历经岁月而愈显风华的园林建筑,在青绿山水的长河中,段朝林的作品也将因其对园林美学的独特诠释而获得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纳凉图 45厘米×45厘米 段朝林
曲径通幽 45厘米×45厘米 段朝林
曲径通幽处 68厘米×68厘米 段朝林
山秀水明 68厘米×68厘米 段朝林
赏荷图 45厘米×45厘米 段朝林
西塘古镇写生之一 段朝林
西塘古镇写生之二 段朝林
宜兴瀛园写生 段朝林
一潭幽水 68厘米×68厘米 段朝林
游春图 68厘米×68厘米 段朝林
园林系列之一 34厘米×46厘米 段朝林
园林系列之二 34厘米×46厘米 段朝林
园林系列之三 34厘米×46厘米 段朝林
园林系列之四 34厘米×46厘米 段朝林
园林小景 50厘米×50厘米 段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