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书法长卷!从贫民窟到首富,林百里的“艺术瘾”谁懂?
更新时间:2025-09-10 12:19 浏览量:2
提起林百里这个名字,
在科技圈和艺术圈都能掀起一阵热议。
这位76岁的“台湾首富”
把公司做成了全球最大的笔记本代工厂
人称 "代工之王"。
可比起科技大佬的头衔,
他更在意的是 "广雅轩主人" 这个身份
那个藏着无数中国书画珍品的私人收藏馆。
这位曾经食不果腹的贫苦少年,
是如何成为台湾科技首富,
并在艺术收藏领域一掷千金呢?
本我,我们一起来看看林百里人生轨迹
......
01
草根出身,科技致富
1949年出生于上海,幼年在吴侬软语的氛围中成长,后来移居台湾省后,却陷入了困苦的泥沼。一家挤在贫民窟,常常食不果腹,他的体重一度降至40多公斤。1966年,林百里考入台湾大学电机系,当时语言不通加上经济拮据,让他在校园里沉默寡言,甚至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
大学期间,林百里与挚友携手设计出台湾第一台电脑,崭露头角。毕业后,二人创立金宝电子,可一场无情大火将他们的心血化为灰烬。
但挫折并未打倒林百里,反而点燃了他更大的斗志。第二年(1988年)就和梁次震在台北租了两层厂房,创办了广达电脑。他还带着电脑和打印机穿梭在大街小巷,坚持不懈地推销产品。这种“背包客”式的推销方式,让他逐渐赢得了欧美厂商的青睐。
年轻时的林百里
如今,广达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商之一,每4台笔记本电脑里就有1台出自广达。2025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林百里以117亿美元的身家蝉联“台湾首富”,这成绩,简直比小说还精彩。
02
艺术情怀,张大千的“头号粉丝”
功成名就后的林百里,生活依旧简朴。别看他在科技圈叱咤风云,在艺术圈的名气也不小,而且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尤其是对张大千的仕女图,那简直是痴迷到了极点。
他曾风趣地形容自己收藏张大千的画就像养“美女”,既不会变老,还能陪伴自己,每周只在卧室挂一幅,越看越觉得立体。这话听起来有点幽默,但背后是他对艺术的真挚热爱。
林百里与他收藏的《修竹美人》图
为妥善收藏和展示这些珍贵画作,林百里设立“广雅轩”画廊,还高薪聘请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秦孝仪鉴别画作真伪。
这里藏品丰富,被称为“小张大千画展”,是除台北故宫外拥有张大千画作最多之处。
林百里的收藏大多放在他的“私人美术馆”兼贵宾招待所“广雅轩”。馆现藏张大千画作超过上百幅,收藏量仅次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林百里总说:"科技是短暂的,艺术是永恒的。" 这话可不是空谈。他的收藏史里,最动人的就是那份对古画的执着。
1992年,他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748万港币拍下《青城山》通景四屏,刷新了当时张大千作品的拍卖纪录。
1992年以748万港元成交,创张大千拍卖成交记录及二十世纪中国画家之成交纪录
两年后,他又以816万港币拿下《幽谷图》,再次引发轰动。到了1997年,他更是以827万港币豪掷《风荷》四屏巨作,三次刷新纪录,成了张大千作品的“头号买家”。
▲ 让林百里深受震撼的 张大千《幽谷图》
最传奇的是 1998 年,为了竞拍张大千的《修竹美女图》,他冒着台风天从台湾飞香港,就为不错过这幅以学生冯璧池为原型创作的佳作。
▲ 让林百里魂牵梦系的大千 《修竹美人》
03
拍卖场上,一掷千金
除了喜爱收藏张大千的画作以外,林百里在艺术拍卖市场上的大手笔同样令人瞩目。
在他60多幅古代书画收藏中,就有宋徽宗《四禽图卷》,以及明代徐渭等大师作品。
宋徽宗《四禽图》
2012年4月初,林百里以新台币8亿元天价(约1.87亿人民币)标下一只手掌大小的北宋汝窑小瓷盘——“天青釉葵花洗”。这件汝窑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与钧窑”中最稀有的。
今年春天,76 岁的林百里又在香港苏富比创下纪录 —— 以 2.501 亿港元拍下饶介的《草书韩愈柳宗元文》。这幅元代草书神品从 900 万港币起拍,经过近百轮竞价,最终被他收入囊中。
饶介 《草书韩愈柳宗元文》
藏经纸本 手卷 29.8cm×599.1cm
有人算过,这相当于他每秒钟花出去几十万,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他眼里,好的艺术品比任何投资都靠谱。
林百里的收藏,不仅仅是为了投资,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他设立了“广雅轩”画廊,每次有重要客户来访,林百里都会带他们去广雅轩参观,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谈成生意。这种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方式,既展现了企业的文化底蕴,又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