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携手共话巴渠河川剧艺术新发展
更新时间:2025-09-10 14:25 浏览量:1
9月9日,川渝两地《四川省 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实施一周年工作座谈会在达州举行。来自川渝两地相关单位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复盘过去一年工作,共商川渝两地川剧协同发展对策、凝聚发展共识。
2024年9月1日,《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同步施行。条例聚焦川剧保护发展热点难点,将川剧保护发展成果提炼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旨在通过抢救性保护、人才培养、剧目生产、院团建设、研究普及等系列举措,解决川剧传承发展面临的基层院团濒临消亡、从业人员紧缺等现实问题。
条例实施一年来,川渝两地以法治护航传承,以交流促进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座谈会上,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以及广安市、巴中市的代表分享了协同传承的经验做法,达州市级相关部门、四川文理学院也结合实际谈了实践探索。
“我们恢复排练了《秋江》《目连之母》等优秀传统剧目,同时结合粮食安全、家风传承、乡愁等时代主题,推出原创大型川剧《 马多福的金饭碗》,创作了现代川剧《巴巴掌·苞谷粑》,常态化开展巴渠河川剧艺术进校园进社区惠民演出活动,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学子心田。”达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苟海泉说,接下来还要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温度、有情怀的川剧艺术舞台作品。
达州市文体旅游局二级调研员曾军则从川剧创演人才培养、川剧演出活动的开展、川剧精品剧目的创作和川剧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四方面介绍了达州市川剧保护传承工作情况,并表示将重点围绕四川艺术节、川剧节等大型赛事活动和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活动,打造精品川剧剧目,不断扩大“巴渠河川剧艺术”影响力。
会上,川渝两地与会各单位还达成了《川渝两地振兴巴渠河川剧艺术共同愿景》,指出要坚守川剧“唱念做打”艺术精髓,系统梳理巴渠河沿线川剧传统剧目、表演技艺及音乐唱腔,建立五地川剧文化资源共享数据库;每年联合策划1至2部反映巴渠历史文化、时代精神与群众生活的精品剧目;依托院校资源,研究开设巴渠河川剧定向培养班,并定期举办专业培训及技艺切磋活动,提升人才专业素养;合力打造“巴渠河川剧”文化品牌,制定统一的品牌推广计划;常态化举办“巴渠河川剧艺术交流演出”,定期召开川剧保护传承工作座谈会,推动川剧“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将川剧从“舞台艺术”转变为“大众文化”。(川观新闻达州频道 刘晓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