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AI时代艺术教育何去何从?南大艺术学院赵奎英院长开学典礼详解研究生必备六大素养

更新时间:2025-09-10 17:47  浏览量:1

木铎金声,滋兰树蕙。9月10日上午,适逢第41个教师节,南京大学艺术学院2025年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鼓楼校区东大楼三楼报告厅举行,70多位新生身穿校服和老师们一起见证这一难忘时刻。开学典礼由艺术学院副院长尚荣主持,杨秀娟副教授首先代表老师致辞,在校生代表郑钲和新生代表解惠雯先后发言,随后举办了简洁隆重的“言恭达奖教金”颁奖仪式,南京大学特聘教授、著名文化大家言恭达教授现场向五位老师颁奖祝贺。

接着,院长赵奎英结合“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与AI对各领域的重构背景,提出核心议题——AI时代艺术教育的使命与未来,以及艺术研究生需具备的六大素养和能力。

1.艺术与审美基础:拒绝“艺盲”“美盲”,实现审美“扩容升级”。

赵奎英强调,无论新同学原专业背景如何,进入艺术学院即需夯实艺术基础,既要掌握中外传统美术史,也需了解与当代生活紧密相关的前沿当代艺术,避免“艺盲”;同时需提升审美能力,破除“美盲”——当代艺术审美不仅是对视觉/听觉形式美的感知,更需“审美共感--知能力”(需多感官与心智协同)。她期望同学们通过学习实现审美“扩容”而非固化,“硬核升级”而非停留在“审美舒适区”,塑造更具包容性的艺术与审美能力。

2.哲学与科技素养:技术是必备,哲学是根基。

一方面,AI重塑艺术创作与研究,科技素养已成艺术研究生必备能力——这并非新需求,20世纪80年代《斯隆基金会的新文科项目》报告便提出,现代素质教育需培养“熟悉技术世界、掌握定量方法与技术思维”的毕业生,且艺术与技术本身存在先天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仅靠技术不够,哲学素养同样关键:AI的发展受哲学推动(如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哲学影响具身人工智能方向),哲学的反思与质疑精神可助力科技“正念使用”,且古代艺术大家(如大画家、大诗人)亦多通晓儒、道、佛哲学,艺术创作与研究离不开哲学支撑。

3.生态与人文精神:以“生态人文主义”构建“天、人、机”共生。

针对AI时代“人机共生”的热议,赵奎英提醒,“人与自然共生”是所有共生的基础与根本。艺术生在提升科技素养的同时,需牢记艺术对人、生命、所有存在者的关怀使命,做“技术时代的生态人文主义者”:在自然面前,“人类中心主义”需后退;在技术面前,人类主体性需前进(人应是技术主人,让AI辅助自身而非沦为AI助手),最终寻求“天(自然)、人(人类)、机(机器)”的合作共生。她强调,仅关注人类的人文主义或仅沉迷技术的“技术控”均不足取,新时代艺术生需扩大伦理关怀,成为关怀整个宇宙存在的“生态公民”。

4.创新与发问能力:“发问”成AI时代核心创新力。

赵奎英指出,创新是研究生的核心能力,她2019年开学典礼提出的“五多五少”(多真诚批判少虚伪盲从、多问题意识少学科焦虑、多方法自觉少材料堆积、多生命感悟少话语借用、多终极价值追求少急功近利)至今仍适用,但AI时代需补充关键一点:AI让“回答问题”更易(大数据、大模型可随时辅助),因此“高质量发问”成为创新的根本——“发问”如同人类创造活动的引擎,原创性研究的核心始终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紧密绑定。

5.语言与论辩思维:以深度思维防止“思维肌肉”萎缩。

高效发问需依托卓越语言能力,因此语言能力成为AI时代创新的关键,且语言哲学、语言学本身也推动AI发展;同时,艺术与学术创新需“深度思维”支撑,这种思维由批判性、论辩性、辩证性思维构成,其中“论辩思维”(理性分析、审慎批判、清晰辩驳、逻辑论证、严谨构建立场的能力)是核心:若说批判性思维是“破”,论辩思维便是“立”(以“破”为前提,且吸纳辩证思维),通过对话、诘问、析取构建观点与逻辑。三种思维的结合,既能推进学术创新,也能防止AI时代“思维外包”导致的“思维肌肉”萎缩。

6.具身与真实经验:为创新注入“生命气息”。

信息社会以高度符号化、语言化为标志,易导致“真实物缺失症”,AI更会加剧人类对虚拟世界的沉迷,使“具身经验”(身体与物理世界互动产生的真实经验)成为稀缺品。赵奎英强调,具身经验对艺术与学术创新至关重要:原发创新常源于身体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感知,它能打破“理论--理论”“语词--语词”的研究内循环,实现“理论--实践”“语词--事物”的创新跃迁;相比依赖大数据的知识生产,根植于具身经验的创新,更具独特的“生命气息”,能成为个人专属的创新标签。

赵奎英表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是个年轻的学院,它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南京大学艺术教育又有着悠久的传统,它可追溯至1906年的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一代艺术大师、艺术理论大家都曾在此传道授业。学院成立以来,秉承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坚持“守正创新、大美育人”的宗旨,国际视野与本土意识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并进,创新培养与“大美”育人并举,致力于培养“懂艺术的思想者和有思想的艺术家”,力争办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艺术教育,并取得一系列骄人的成果。

最后,赵奎英认为,开学典礼仅是交流的起点,未来仍有更多互动机会。她寄语新同学:身处伟大变革时代,需以学习为天职,同时更要关心他人、身边事、国家与世界,做到“心系天下事,肩扛国家责”,以青春与勤奋为笔,绘就个人与时代的美好未来。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