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文学的听觉实验——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 艺术北馆晚7点:“古典名曲导赏”第八讲预告
更新时间:2025-09-10 18:42 浏览量:2
第
八
讲
主
题
象征文学的听觉实验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创作于1894年,其灵感来源于法国诗人斯特凡·马拉梅的诗歌《牧神午后》。该诗作为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内容晦涩难懂,描绘了罗马神话中牧神法翁在森林午睡时半梦半醒的感官体验。他以梦呓般的独白,叙述了自己早晨与几位宁芙(希腊与罗马神话中的女性精灵)相遇的经过。
为了以管弦乐传达诗中的情节与情绪,德彪西开创了许多新颖的作曲技法与音响效果。这些音乐听感朦胧、句法缭绕,类似于同时期印象派绘画的美学风格,因而被后世音乐学者归类为“印象派音乐”。不过,德彪西本人并不完全认同这一标签,更倾向于将自己视为音乐中的象征主义者。
本期亮点
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在音乐中的呈现
步入现代主义的管弦乐技法
活动时间
9月13日(周六)19:00-20:30
活动地点
活动对象
本活动面向12周岁以上读者
参与方式
本活动无需报名,座位有限,先到先得,坐满为止。
嘉宾简介
周羽之Dante Zhou
毕业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音乐学专业与哲学专业(双学位),师从耶鲁大学音乐理论博士、乐理期刊审稿人Amy Bauer,学习和声学、对位法、音乐理论与民族音乐学,主乐器为钢琴、古琴。钢琴演奏师从美国著名钢琴教授Nina ScoInik,系统学习钢琴演奏技巧与“Taubman Approach”钢琴触键法;古琴演奏师从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吕培原先生。
活动须知
1. 活动将进行拍摄,读者到达现场即视同接受群像、特写等拍摄及传播。
2. 请遵守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请勿大声喧哗,请勿将食品、饮料带入活动场地。活动过程中,请将手机等发声装置置于静音状态,请勿随意进出走动。未经授权,请勿使用闪光灯或专业摄影设备。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3. 活动中嘉宾观点不代表深圳图书馆立场,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深圳图书馆所有。
更多精彩抢先看
“古典名曲导赏”讲座一览
艺术北馆晚7点
“艺术北馆晚7点”是深圳图书馆北馆携手美术馆、乐团、行业协会等专业力量推出的品牌活动,旨在培养市民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拓宽知识面,为城市增添文化魅力。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沙龙、艺术赏析、舞台表演及艺术研学等多元化形式,为市民搭建一个深入了解和体验艺术的平台。
除“古典名曲导赏”系列讲座外,“西方艺术掠影”“朗诵艺术沙龙”“交响四季”“漫谈风琴”等子品牌活动也在同步进行。
本讲推荐书籍
《德彪西》
(英)霍尔姆斯著
李孟国译
索书号:K835.65/74-7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完整记录了德彪西诗意、浪漫的一生,书中大量珍贵的照片和信件,鲜活地展现了德彪西的音乐创作生涯与人生轨迹。作为20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他的音乐营养来源是多元的,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画传》
(法)巴拉凯著
储围围/白沄/宋杭 译
索书号:K835.65/74-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作者认为,评价德彪西的作品不能只从音乐的水平考虑。他的音乐中不仅有诗,而且常常有来自绘画的灵感。融合绘画与诗歌,也许正是德彪西音乐丰富性的一个表现。因此,本书试图重新解释德彪西和他的音乐,还原其本来的音乐面目和人生肖像。
撰稿:李益婷
审校:章 良
编辑:何 蔷
审核:洪光宗
深圳图书馆开放时间
中心馆
📍(福田区福中一路2001号)
🚍交通指南:
公交儿童医院、市民中心西站、莲花山公园站、市民中心站;
地铁3/4号线少年宫站D/E出口、2/4/8号线市民中心站C出口
北馆
📍(龙华区腾龙路30号)
🚍交通指南:
地铁4/6号线红山站A1出口
💡国家法定节假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具体开放情况请参见网站通知。
💡网上图书馆、自助图书馆24小时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