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汾阳往事|叶师傅:晋东遗珍——汾阳后土圣母庙壁画的艺术突围

更新时间:2025-09-10 15:00  浏览量:1

汾阳后土圣母庙:被低估的明代壁画瑰宝

文/叶师傅啊

汾阳后土圣母庙坐落于山西省汾阳市栗家庄乡田村,当地民间惯称“娘娘庙”。据传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现存建筑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建。1984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驾抵达时,初始未见文保标识及建筑。将车辆停驻于村口牌坊处徒步寻觅,很快在附近发现一座铁门围合的院落。

透过紧闭的大门可见一进式布局,主体建筑呈南北走向,三开间,单檐悬山顶。凭借多年访古经验,大门紧锁是常态,但三步以内必有解药。果然大门左侧张贴有文保员联系电话,致电之后得到爽快回应。片刻等待,文保员大姐骑车赶来,打开院门和殿门。

交谈中得知,随着文保热潮兴起,此处每日均有访客,适逢周末更已多次前来开门。后土信仰源于上古先民对土地的原始崇拜。在母系氏族时期,“后”指部落首领,“土”象征大地,二者共同承载生育意象。现存的祭祀建筑多分布于山西,尤以晋中、晋东南地区为著。汾阳后土圣母庙重点在于殿内壁画,覆盖后墙及两侧山墙,总面积约70平方米(也有部分介绍为59.46平方米)。

壁画采用工笔重彩与沥粉贴金技法,东壁《迎驾图》展现仪仗队列恭迎圣母,西壁《巡幸图》描绘圣母乘龙辇出巡,北壁《燕乐图》则呈现宫廷珍宝鉴赏盛会。其构图宏阔、人物传神、保存良好,堪称明代壁画艺术的巅峰之作。虽与北京法海寺壁画题材相异,但艺术造诣同样精湛。

到访时适逢阴雨黄昏时分,殿内漆黑,询问文保员可否使用自带的冷光手电。得到许可,光束聚焦瞬间,墙面上沉睡的画卷骤然苏醒。

《迎驾图》中肃穆的仪仗队伍,《巡幸图》里威严的皇家车驾,《燕乐图》内华美的宫廷陈设与奏乐侍女,皆在光影交错中焕发新生。




(圣母仪仗,并可见衣物盔甲处沥粉贴金工艺,有明显立体感)(《燕乐图》,宫廷礼乐场景,另有赏宝场面,如桌上红珊瑚)。








雨势渐大,加之暮色已沉,稍后还要自驾百余公里至隰县。只能与精美壁画作别,此次到访,远超预期。壁画精美及震惊程度,与前期到访伯方仙翁庙可相提并论。

看着文保员锁上大门,不禁思索这些跨越五六百年的壁画,既是明代宫廷艺术的活态标本,更是民间信仰的物化见证。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珍惜留下的宝贵文化脉络。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