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观展指南!大湾区艺术节19场艺术展览约定你

更新时间:2025-09-10 22:11  浏览量:2

作为备受瞩目的年度文化盛事,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将于9月16日至10月16日在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联动举行。该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将通过“艺汇湾区”剧目展演、“艺韵和鸣”艺术讲堂、“艺境共生”美术展览、“艺美生活”惠民活动及“艺彩交辉”演艺交易五大板块,包含超100场精品演出、19场艺术展览、150余场公益演出及系列艺术讲堂,为大湾区民众献上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艺术盛宴。

据悉,本届艺术节“艺境共生”美术展览板块联动粤港澳三地美术馆,将推出19场高品质艺术展览,其间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公共教育、专业交流活动,切实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民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共绘绚丽多彩的湾区文艺“新图景”。

主展览多展联动

绘就大湾区艺术多彩画卷

本届艺术节主展览“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于8月29日至10月31日在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举办,集结了粤港澳三地39位艺术家的61件(套)作品,通过艺术对话凝聚湾区文化认同、探索当代艺术在地性与全球化命题。系列展览还将配套策展人导览、三地艺术家对谈及公众互动投稿,深化艺术普惠性。

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通过“潮汐洄流:文脉溯源与当代表达”“山河共声:科技凝视下的生态关怀”“水域交织:社会关系中的自我镜像”三大板块,来深入探讨区域历史文脉、生态感知与社会关系的精神图景。

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海报。

此外,“哥伦比亚狂想——博特罗艺术大展”“粤藏粤美——广东省美术馆馆际典藏精品展”“美美与共——集: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回归展”等多场展览,从不同维度展现艺术魅力,为观众带来一场丰富的艺术体验。

哥伦比亚狂想——博特罗艺术大展,费尔南多·博特罗(Fernando Botero,1932–2023)是20世纪以来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其创作横跨油画、雕塑、水彩与素描等媒介。他的艺术语言极具辨识度,饱满而膨胀的造型和充满张力的构图形成独树一帜的“博特罗风格”(Boterismo),构建出一个富有幽默感与秩序感的视觉世界。

粤藏粤美——广东省美术馆馆际典藏精品展,汇聚了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和美术馆、中国版画博物馆、珠海古元美术馆、潮州美术馆、江门美术馆、岭南美术馆、中山美术馆等省内重要艺术机构的300余件珍贵馆藏作品,分为“客从远方来——广东美术馆馆藏粤外名家作品展”“凝香·艺脉——何香凝美术馆馆藏精品特展”“人民的风景——关山月新中国写生专题展”“美在斯——深圳美术馆馆藏陈希旦水彩画展”“多面体”“换了人间:从苦瓜诗意到山河新貌”“潮声清响——岭东书画掇英”“侨心艺脉——江门市美术馆馆藏精品展”“春到南粤——岭南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巡展”“本土艺象时代映迹——中山美术馆典藏甄选”“交互之眼——国际当代版画生态”“传承——古元师生版画作品联展”等部分。

美美与共——集: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回归展,由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以“汇聚·交流·融合”为核心,分为“集”——历代绘画大系图像文献、“传”——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组合两大板块,呈现当代中国艺术的多维表达,传递中国文化中“海纳百川”“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

风骨南天——从美术革命到新中国艺术图式的广东实践(1900—1978),以“变革中的艺术使命”为主旨,系统梳理20世纪广东美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开拓性探索与历史担当。展览聚焦岭南画派“折衷中西”的艺术革新、洋画运动的启蒙实践、新兴木刻的救亡力量,以及新中国美术的人民性转向,通过200余件精品力作与珍贵文献,构建起一部视觉化的广东现代美术演进史。

百廿风华 播芳六合——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为近年来西泠印社最大规模外展,首次在广州面向公众展出200余件社藏菁华之作,展品涵盖丁仁、王褆、叶铭、吴隐西泠印社创社四英以及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七任社长和其他名家精英精心造境的画、篆刻、金石拓本、印谱等文物级精品。

纪念赖少其诞辰110周年:造化为我——赖少其与现代山水画创作研究展,围绕赖少其山水画创作中四个重要阶段展开,梳理其艺术风格的演变脉络;同时以赖少其为切入点,探究同类现代画家如何立足传统根基,大胆吸收外来艺术养分,推动中国画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期望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带来启示。

永恒之光——杨之光诞辰95周年纪念展,通过两百余件贯穿杨之光艺术生涯的作品,包含画作、速写、书法、文献等,全面展示杨之光一生璀璨的艺术星河。展览分为“启蒙之光——早年学艺之路”“时代之光——为人民立传(各类人物画主题性创作)”“多元之光——艺术多面性(花鸟、风景、舞蹈多元探索)”“美育之光——教育家的使命(教学示范稿、文献资料)”四个单元,其中包括代表作《一辈子第一回》(初稿)《浴日图》(小稿)《不灭的明灯》《永远进击》《九八英雄颂》《天鹅湖》等。

艺术抗战 丰碑永存——廖冰兄诞辰110周年暨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展,精选了院藏廖冰兄作品中的抗战题材力作,还结合主题,从院藏珍品中精选出符罗飞、赖少其等名家的部分抗战主题作品,以艺术的形式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多城联动多展同绽

共谱大湾区艺术华章

本届艺术节,深圳、东莞、中山、江门、香港、澳门等地也将举办各具特色的美术展览,涵盖绘画、摄影、文献、文物等多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展现艺术魅力与历史文化内涵,为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与精神的盛宴。

深圳方面,爱好溪山为写真——黄宾虹山水之旅与艺术创作,由深圳美术馆与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涵括黄宾虹各时期山水画代表作,并辅以对联、信件、手稿、印章等重要展品及文献,构建出一条完整的“山水之旅”脉络。展览从“搜尽奇峰打草稿”起笔,到“浑金朴石入画来”,再至“写将浑厚华滋意”,依循其行旅足迹与艺术转变,带领观众步入他“观自然、得古意、成笔墨”的艺术世界。此次精选浙江省博物馆珍藏的近200件重要藏品,展览策划特别增强了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的内容呈现,体现出策展中的区域回应与文化对话。

木刻记忆——1931-1945年中国艺术家的视觉实践与媒介传播,展出约200件珍贵的木刻作品以及丰富的“抗战图像”,以媒介中的图像为线索,划分为“行动起来”“战争中的艺术”“漫木·人民”“此去未远”四个单元,涵盖众多艺术家的精品。

烽火铸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关山月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图谱,展览以并置方式呈现关山月抗战画作与新中国时期的民族精神象征之作,清晰勾勒出艺术家大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从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的精神谱系,昭示艺术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的真谛。

东莞方面,从可园出发:风骨·时代——名家绘梅兰竹菊作品展,以“风骨·时代”为主题,通过传统梅兰竹菊为题材,征集、收集历代名家相关资 料,同时展呈近现代、当代名家绘四君子作品,以专题形式分类讨论,阐释“四君子”的当代价值,强调当代人对传统写意精神及其内化追求的感知。

中山方面,岭南潮声——2025粤港澳大湾区摄影作品,展出大湾区摄影作品约180件,中山首展后还将在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巡展,聚湾区摄影家之精粹,以光影艺术呈现湾区精彩瞬间,以影像为媒促进湾区文化交流,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大湾区城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取得的亮丽成果,以光影艺术见证大湾区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

江门方面,井喷的年代——中国侨都(江门)1869-2019 华侨华人美术历史文献展(文献篇),展览尝试以“华侨华人文化交流”的视野审视和把脉地域美术的发展脉络,探索性地展示自李铁夫以来广大江门五邑籍美术家们如何利用艺术语言来表达社会责任,如何以美术为武器促进革命事业发展和民族解放斗争,如何引进新的艺术形式并探索其本土化发展,如何寻觅中国画的现代发展道路,如何创建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等,多视角、多维度、多模块重新审视并展现原本沿时间线性罗列的“年表”内容。

香港方面,香江藏珍——香港三大古书画收藏,展览首次破天荒同场结集三大古书画收藏的瑰宝,精选并展出其中93组由唐代下迄清代的经典书画作品。展览除了揭示香港在保存中国传统艺术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亦向香港收藏家这种化私为公的高尚情操致以最高的敬意。

风雨同舟 共建和平——粤港人民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集中展示在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和香港两地的抗战活动,透过展出珍贵的抗战文物、历史照片和多媒体节目,让公众了解抗战历史,传承及宣扬爱国教育。

岭南风范:赵少昂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将展出赵少昂由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作品,展品包括香港文化博物馆收藏赵氏的代表作,以及其家人、本地博物馆和私人藏家借出的重要作品。展览以“艺林友侪的交谊”“师法自然的艺途”“一生游历的足迹”三个主题,涵盖其花鸟、草虫、走兽和山水作品,向观众介绍这位二十世纪艺坛宗师的创作风华,展现他对香港艺术、岭南画派,以及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发展的影响和成就。

澳门方面,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与粤港澳文物展,时值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联合推出专题纪念展,在中山、澳门、香港作巡回展出。目前在澳门的展览汇聚了三地的珍贵文物、文献和历史图片,通过“救国思想发源地”、“革命活动策源地”、“家人亲属桑梓地”、“伟大精神纪念地”四部分,回顾孙中山在粤港澳的成长轨迹与革命实践,展示孙中山与广东、香港及澳门的深厚渊源,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林经武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