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聆听曲艺传承故事 感受传统艺术魅力

更新时间:2025-09-11 09:06  浏览量:2

本报讯 (记者赵欣)9月7日下午,唐山劳动日报社小记者怀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向往,走进承载着百年曲艺记忆的万顺书场,沉浸式聆听曲艺传承故事,与著名曲艺家唐建文面对面交流,在快板声中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万顺书场创始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冀东段派评书”传承人唐建文以生动的话语和互动的形式,为小记者们普及曲艺常识,介绍唐山曲艺的种类及特点,并揭开了万顺书场的发展历程。唐建文说:“万顺书场始建于1926年的小山片区,这里曾是北方曲艺的枢纽和发祥地,袁阔成、张寿臣等曲艺名家都曾在此登台献艺、扎根发展。”同时,唐建文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他与曲艺相伴的岁月,从小受家庭熏陶到坚守传承的艰辛与收获,一个个鲜活的片段让小记者们听得入神,也对曲艺传承人的坚守心生敬佩。万顺书场内陈列的有关曲艺的图片、手稿、老物件等珍贵物品,让小记者们直观感受到书场的深厚底蕴。

随后,武建国、张琮瑞、徐彬语等老少演员先后带来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快板《天安门广场看升旗》、评书《岳飞传》片段等精彩表演。书场内鼓声咚咚作响,三弦韵味悠长,快板清脆急促。演员们表演节奏明快、吐字清晰,将一段段故事演绎得精彩动人。小记者们都挺直身子,眼神中满是专注,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表演结束后,小记者陈谦逸踊跃登台,即兴表演的绕口令《玲珑塔》得到了唐老师的指点。随后,小记者们就曲艺传承与万顺书场的发展采访唐建文,“您在学习曲艺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万顺书场未来有哪些新的传承计划?”面对孩子们真诚的提问,唐老先生耐心地一一解答,他鼓励小记者们多了解、多关注传统曲艺,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此次万顺书场之行,不仅让小记者们深入了解了曲艺艺术与万顺书场的历史,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大家纷纷表示,要把这次的所见所闻分享给自己好朋友,让更多人感受曲艺魅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万顺书场小演员为报社小记者表演快板书。

本报记者 刘大民 实习生 李航储 摄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