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 刘三多艺术境界与人生哲学 唐业继 著(2)
更新时间:2025-09-11 13:52 浏览量:1
【前言】若不是身临其境,真是难以置信:一位地厅级退休干部,一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87岁高龄的老画家,一位自创的一幅画就已售出112万元的艺术大咖,20多个春夏秋冬,用作接待室、创作室、展览室、餐厅于一体的竟然是一间仅有40多平方米的“家中客厅”。肃然起敬中,我对随行陪同的李同学感悟道:“恰恰是这‘四合一’的一块小天地却藏着金矿的沃土,洒满了刘老的心血和汗水,更是体现出了他的艺术价值取向和生命内涵。”
2025年3月24日,连续4个多小时的促膝交谈,从他出生于1939年3月谈至2025年的打算及今后的愿景;从其公开发表的处女作《美帝国主义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滚出去》,到大机关为其在湖北省图书馆举办专题书画展及免费编印大型画册1000本。
为体现向前辈专家学习与致敬的姿态,我多次有意接近刘老。第一次相约到他家拜访,是送一份样刊及稿酬。当离约定好的时间还差几分钟时,我给他发了一条微信消息:“报告刘老:本人过几分钟可到达您居住的小区啦。”几乎同时收到了他的微信信息:“我已到小区大门口等候,热烈欢迎唐秘书长的到来”。
我加快脚步赶到约定地点,他含笑快步与我握手。到他家却意外收获的是“四个没想到”:没想到受到了非常热情的有接有送有水果等招待;没想到他用的家具全是20世纪80年代过时了的;没想到他拒收稿酬;没想到客厅就似美术馆。
我跟着他走进电梯,刘老爽朗又幽默地说:“我这个画画的,住的家是寒舍,不是大众眼中的有钱人。”随他步入4楼的房门一开,发现家中竟然简朴得连茶几、饭桌、写字台是“无”,又是“合”,一张桌子,三种用法。除了一台液晶电视机和电脑略显现代元素外,其他的一切让人想起的是20世纪80年代普通人的家庭生活。
刘老似乎看出了我的疑问和心思,他说:“我到了这个年纪,生命倒计时了,不烟不酒不玩牌,衣食无忧,知足常乐,退休金足够日常生活和创作了,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无限的艺术创作上就是我快乐的源泉和力量。”
听其言,环顾四周,一幅名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宣传画正对着入门口,客厅、阳台、走廊挂满了刘三多的心血之作,这里仿佛打造成了别开生面的“刘三多美术馆”。
一个个中国故事以画卷形式徐徐展开:《忆苦思甜》《老黄牛》《地下长城》以及缅怀先烈、伟人风范、雷锋之歌、对越反击、五讲四美、香港回归、九八抗洪、北京奥运、汶川抗震、建党节庆、全民抗疫、反腐倡廉等系列作品数不胜数……深感悬挂的和拟展的模版作品,艺术精湛,寓意深刻,是丰硕的事业之果,是不可多得的视觉盛宴和艺术蓝天。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荆楚大地接连闪耀的艺术群星可谓数不胜数,层出不穷。刘三多虽享誉画坛和文学艺术界,但如果不特意了解,恐怕他的“出生苦难史”“半路出家史”“三年军人史”和“恋爱史”“受斗史”及“打著作权官司史”却鲜为人知。
谈起身世之路,刘三多感慨地回忆道:“我出生于旧社会,是在父母从崇阳县躲避日军烧杀抢掠而逃难到嘉鱼县的路上,在高嘉铺(早年改名高铁岭)不知在哪个牛棚猪棚来到人世的。村民见到外地人生了小孩,什么都没有,实在可怜,有的送几个鸡蛋,有的送点面条……我母亲就那样度过月子,这段饱尝饥寒交迫活命的日子,父母都不愿告诉我。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蒲圻和咸宁生活。讲赤壁话、崇阳话、咸安话都很拿手呢。”
刘三多1958年考入湖北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的是经济系财政信贷专业。因家庭困难吃助学金,从上大学开始,刘三多就格外节约,他的餐票,买一个白菜都要分两餐吃,他中午吃一半,还留一半到晚上。节约的钱,那个时候就买一点书籍资料,拼命看书,并做好笔记。
他业余酷爱绘画,将其作为兴趣爱好自学苦练。大三的时候,刘三多家里经济特别困难,申请了退学到中国美协武汉分会(后改名湖北省美协)展览部,从此一路与画笔相伴。刘三多赞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职业选择,决心学习与践行“鲁迅精神”,用画笔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由学经济转遂潜心专攻画作,用绘画报效祖国。他虽非科班出身,却能以一股倔强的“牛劲”坚持刻苦自学,如饥似渴,一头扎进艺术的大海。
在美协一借到难见的藏书,就先后完整抄写了国内外的《艺术人体结构》《艺术人体解剖学》《色彩学》《透视学入门》《素描概论》等多本美术书籍。同时勤奋练笔,涉猎多个画种: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速写、素描等,直至登上艺术舞台。
他1961年首次在省里展出处女作《雨后放晴》,之后相继展出《展览馆一角》《公园一角》《飞雪迎春》等。20世纪80年代,相继发表了《最高的奖赏》《丰碑》《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无声的纪念》《老黄牛》《农家乐》《特区魂》《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以及组画《山村》《桂花》《温泉姑娘》等近百幅作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著有《美术基础知识》论著,邀请他辅导讲课与作画的单位越来越多。(待续)
图为作者唐业继(右)与刘三多先生
【作者简介】唐业继,退休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系中国法官文学艺术联合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1982年在《天津日报》发表处女作后,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湖北日报》及《红旗》《人物》《方圆》《人民司法》《中华英才》《半月谈》《散文诗》《长江文艺》《楚天主人》《楚天法治》《人民网》《中国法院网》等百余家报、刊、台、网发表新闻、文学、摄影、评论等作品万余篇(件),百余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