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非遗:走进涞源剪纸的艺术世界
更新时间:2025-09-11 17:41 浏览量:1
一张纸
能有什么变化?
指尖翻飞间
花鸟鱼虫、戏剧人物
便跃然纸上
涞源剪纸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寸之间,剪出人间万象
一纸斑斓,承载百年风情
百年传承
)
01
涞源剪纸从清乾隆年间兴起
至今已有
近200多年
的历史
经几代人的传承、创新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涞源县的剪纸作坊尚有10多家
每逢春节前夕
售卖窗花等剪纸作品的摊位几乎占据了
旧沙河半条街
旧式住房多为直棂窗
窗花就是贴在窗格空中的
逢年过节
人们用漂白麻纸糊窗子
再贴上窗花,增加喜庆欢乐气氛
"连年有余""莲开并蒂"
"多福多寿""肥猪拱门"
等题材
还表达着人们的心愿和理想
匠心剪刻
)
02
涞源剪纸作品
以宣纸为料,刀工刻制为主
镂空、剪刻技法
精巧纯熟
细可如春蚕吐丝
粗可比大笔挥墨
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品内容丰富多样
既有
《杨门女将》《宝莲灯》《梁祝》等
传统经典之作
也有
《红灯记》《智取威虎山》
《地道战》等
现代题材的连环剪纸
守正创新
)
03
李尚仁老艺人从小酷爱剪纸艺术
经几十年的苦心探索钻研
不但秉承了前辈大师们的技艺
又创造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
内容丰富
图案精美、刀法细腻、色彩浓烈
线条流畅、有形有势
如今
以李尚仁为代表的涞源剪纸艺人们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借鉴其他艺术门类技法
以巧妙的构思、精准的刀工
传神的染技
赋予涞源剪纸以时代特色和新的生命力
使之成为民间艺苑的一朵奇葩
涞源剪纸
从寻常百姓的窗棂上走来
历经两百多年的春秋
依然鲜亮如初
我们不如抽出一点时间
去体验这门指尖上的艺术
在方寸之间
触摸中华民间艺术最真实
最温暖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