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以流行音乐跨界文化艺术,上海博物馆全力支持张信哲新专‘属于》

更新时间:2025-09-11 19:05  浏览量:1

“情歌王子”突然把情歌塞进博物馆,这操作到底图啥?

9月9号,上海博物馆东馆,张信哲没开演唱会,却端出一整张新专辑《属于》。

他把试听会搬进文物堆里,现场没有荧光棒,只有青铜和宋瓷当观众。

歌还没放完,乐评人已经悄悄掏手机记笔记——这动静,跟当年他在小巨蛋唱《爱如潮水》完全两回事。

我混在后排,耳机里先流出的是最后一首《这世的名字》。

旋律一起,像有人把老唱机塞进时光机,古典弦乐和Grunge吉他撞在一起,居然不打架。

张信哲说,他把这首歌放在专辑尾巴,是想告诉每个人:名字不是户口本上的铅字,是你自己认领的那口气。

MV直接在上海博物馆拍,镜头扫过绣龙袍、点翠头面,再切到他站在玻璃柜前哼副歌,那一刻我突然懂了——原来文物也会唱歌,只是平时没人替它们开嗓。

更离谱的是,馆方居然把库房都打开给他拍。

原因也简单:去年他捐了12件晚清民国服饰给上博,从收藏家直接升级成“自己人”。

馆里领导私下讲,他们本来担心流行音乐会打扰文物气场,结果张信哲一句“让老东西听见新心跳”把大家说服。

于是青铜编钟旁边架了麦克风,宋代书画前摆了监听音箱,工作人员一边盯湿度一边打拍子,画面莫名和谐。

试听会结束,他没急着谢幕,反而拉着策展人聊下一步:想把《这世的名字》做成沉浸式展览,观众走进展厅,走到哪段旋律就响到哪件文物跟前。

他说得轻描淡写,我却听得头皮发麻——原来歌还能当导览器,原来博物馆也能蹦迪,只是蹦的是心跳。

有人担心他玩脱了,把情歌写成实验报告。

我反倒觉得,58岁的张信哲终于把“张信哲”这三个字还给了自己。

情歌王子?

早就不够装了。

他现在更像一个拿着钥匙的看守人,替我们打开耳朵,也替文物打开嗓子。

9月15号MV上线,我建议戴耳机看。

听完记得默念一下自己的名字——那是这首歌留给你的位置。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