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蓬皮杜中心闭馆:一场遍及全球的艺术大迁徙即将开启

更新时间:2025-09-12 12:31  浏览量:1

位于巴黎玛黑区的蓬皮杜中心就像一台庞大的城市引擎,推动着当代艺术一路高歌猛进。自1977年落成以来,这座曾被戏称为“市中心的炼油厂”或是“管道圣母院”的庞大建筑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管线美学”,也成为全球无二的艺术地标。

在一场完美的巴黎之行中,到访蓬皮杜中心自然不可或缺。然而蓬皮杜中心的公众开放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自9月22日起,蓬皮杜中心将闭馆进行为期五年的整体翻新,计划于2030年重开。不过,期间馆藏将以“Constellation Program(星座计划)”分布到法国各地与全球伙伴机构,与世界各地的观众开启无尽艺术奇遇。

一场博物馆界“世纪大搬迁”

作为全球体量仅次于纽约MoMA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蓬皮杜中心的藏品数量超过12万件,涵盖了从1905年至今的欧洲现当代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设计、建筑、实验性影片和录像等。这意味着一场复杂程度前所未有的博物馆“世纪搬迁”即将揭开帷幕——在翻新期间,约2000件常设展品需要被拆卸并转移到其他地点,其中包括夏加尔和贾科梅蒂等大师的珍贵作品。整个过程预计动用1500辆卡车以及上达数百名专业人员的相互协作,预计耗资超2000万欧元。

不同于古典架上绘画,现当代艺术的形式多样,格外难以搬运。其中一些馆藏作品的形式超乎寻常,成为本次搬迁行动的最大挑战,同时也是参观蓬皮杜中心最值得一看的作品。

难度⭐︎⭐︎⭐︎

Joan Miró 的杰作三联画《Bleu I, II, III》无疑是蓬皮杜的“镇馆级巨物”。每一幅高达 3.55 米、宽 2.70 米,三幅并置展开时,几乎就是一堵蓝色的墙。它的尺寸让观众在画前不只是“看画”,而是被卷入一种沉浸式的空间感。正因如此,这件作品在蓬皮杜搬迁中成了头疼的难题之一。某种意义上,这三块蓝色巨幕象征着整个二十世纪抽象艺术的辽阔视野,也折射出本次蓬皮杜修缮工程的复杂与艰巨:要如何在保护艺术史丰碑的同时,把它们安全地迁移到未来?

蓬皮杜中心收藏有数件 Jean Tinguely 的动态雕塑。由收集而来的废旧金属组成,这些精细的零件经由艺术家之手成为能发声、走动甚至创作绘画的精妙之作。但对于需要搬动它们的人来说,这些脆弱而复杂的结构就格外要求小心谨慎。

难度⭐︎⭐︎⭐︎⭐︎

Joseph Beuys的有机材料作品《Plight(困境)》由厚厚的羊毛毡组成,中央放置了一台沉默的三角钢琴。这些毡布既是建筑材料,又是艺术材料。它们不仅覆盖墙壁,还构成了整个空间的“幽闭”感。毡布本身易受损、易变形,且其堆叠方式和在空间中的排列都是经过艺术家精心设计的。一旦拆卸,很难保证在另一处重新搭建时能完全还原其原始的形态和氛围。

Jean Dubuffet 的《Le jardin d’hiver(冬日花园)》更像是一场“走进画里”的冒险。这件室内装置用白色与黑色的曲线线条覆盖了整个空间——墙壁、地面、天花板都被他的“反艺术”笔触填满。观众踏入其中,仿佛闯进一座完全由涂鸦和幻想构筑的立体迷宫。搬迁这件作品,意味着几乎要“重建”一座艺术花园。

难度⭐︎⭐︎⭐︎⭐︎⭐︎

Benjamin Vautier 的《Le magasin de Ben (本的商店)》想必会令每一个见到它的人印象深刻,这个庞大而极为繁杂的装置作品就像是一只巨兽,或者一个扎根于此的家。要想搬运它,必须将其拆分成十七个独立的箱体。这些作品需要拆卸、编号、逐件包装,到达目的地后再由专业修复师逐一装回。

与之相似的还有 Agam 的《The Salon Agam》,高5米、占地25平方米,为了还原其光怪陆离的空间效果,需要精确到毫米进行拆解。

Jean Pierre Raynaud 的雕塑作品可谓是给本次搬迁创造了巨大的挑战性。他在1988年为蓬皮杜中心十周年特别创作的《Container Zéro》,由瓷砖与钢材搭建而成,是一个“博物馆中的博物馆”,几乎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建筑物;

而他安置于屋顶露台的巨型金色花盆《Le Pot doré》,为了将其运出需要暂时拆卸落地玻璃窗,再通过吊装方式完成搬迁。

大改造,为什么是“现在”

这次被官方命名为“Centre Pompidou 2030”的改造,并非简单翻新,而是一次面向下一个50年的“体质重塑”:全面清除外立面石棉、升级消防与无障碍系统,优化整栋建筑的能效(目标是将能耗降约40%)。换言之,是在保留“里外反转”管线美学的同时,把这台城市文化发动机调校到当代标准。

改造团队由Moreau Kusunoki与Frida Escobedo联合AIA Life Designers领衔,评审团包含蓬皮杜中心的设计建筑师Renzo Piano。方案强调“回到初心”:打开底层成为更开放的城市会客厅,并为影院、表演与公共空间腾挪更大的可变场域。

重启后的蓬皮杜将新增约6600平方米的公共使用空间;底层将被重塑为更透明、可达、可停留的城市“广场”,并扩展地下层级以容纳影像及表演的新场域。对一座自诞生起就以“反常规”著称的博物馆来说,这更像一次“把公共性推到最大声量”的延续。

无处不在,艺术星图闪耀

蓬皮杜中心的闭馆不意味着停止产生影响力。馆方推出“Constellation Program(星座计划)”,让其艺术与文化力量穿越建筑本身:把展览、活动与馆藏临展外移到巴黎与法国各地的伙伴场馆,包括在Grand Palais、梅斯蓬皮杜、马拉加分馆等地,并延伸至海外,如西班牙CaixaForum乃至上海西岸美术馆。与此同时,馆藏的迁移与修复也将分批展开——你或许会在别处不期而遇一幅在巴黎本应大排长队才能看到的杰作。

对于国内的观众而言,自2019年启动的“西岸美术馆 × 蓬皮杜”合作项目仍在运行,这意味着闭馆期内,上海仍将持续迎来来自巴黎的策展视角与馆藏脉络型展览(如今年的“Reinventing Landscape”等)。闭馆期,西岸美术馆将是“巴黎现代精神”的重要中继站。

撰文:QQ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