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辉煌的石窟艺术之安岳石窟

更新时间:2025-09-12 11:11  浏览量:1

顺着蜿蜒的滨河步道前行,不过片刻光景,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卧佛院景区便在山野间缓缓浮现。

深入清幽的山坳之中,一尊体量惊人的佛造像赫然出现在崖壁之上——身长23米的卧佛,正以罕见的姿态静卧于苍翠山峦间。与佛造像中常见的右卧不同,它独树一帜的左卧造型十分罕见,并凭借磅礴体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左侧卧佛。

这样的国宝级遗存,在安岳的乡野阡陌间并非孤例。安岳县被誉为“中国石刻之乡”,现存唐宋摩崖石刻造像10万余尊,石窟经文40余万字,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是中国唐宋石窟最集中的县之一。

安岳石窟(图自图虫网)

石刻之乡

自古,安岳县便以“石秀”闻名。境内逶迤起伏的山峦与裸露的天然岩壁,为历代能工巧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作舞台。早在东汉时期,以崖墓壁刻为代表的早期作品,揭开了安岳千年石刻史的序幕。

与北方石窟大规模集中造像的模式不同,安岳石窟深谙“因地制宜”之道,将自然地貌与艺术创作完美融合。工匠们以一山、一壑、一石为独立单元,或倚崖取势雕琢大窟大像,尽显雄伟磅礴;或在崖壁间密布小龛小像,如蜂房般精巧密集。这些造像星罗棋布地散落于全县各乡镇,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

从空间分布来看,安岳石窟的造像主要汇聚为三大板块:其一为西北片区,以卧佛院、玄妙观为核心;其二是城区周边,千佛寨、圆觉洞、净慧岩、菩萨湾等造像群环绕其间;其三则集中在东部及东南部,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孔雀洞、半边寺等皆在此列。这三大板块大致沿一条斜线分布,自北向东再转向南,纵贯安岳全境,构成了学界所称的安岳石窟“板块说”。

若论艺术特征,安岳石窟以“时间跨度长、内容多元、风格各异” 著称,不同板块的造像各有千秋。

西北片区以卧佛院为代表,造像内容主打佛教禅宗题材,透着浓郁的皇家庙堂气韵,与中原政治文化脉络紧密相连。此处造像多为盛唐时期的作品,尤以释迦牟尼涅槃像最为典型——服饰粗犷简练,形体硕大饱满,尽显中原石刻的雄浑遗风。

而同为盛唐时期的玄妙观道教造像,规模宏大且为皇家敕建,与卧佛院相距不足三十公里,二者凿刻时间几乎同步,共同造就了安岳历史上佛道并行的文化景观。

城区周边的造像群,以千佛寨、圆觉洞、灵游院、菩萨湾为代表,跨越唐、五代、宋三个时期。佛教经变题材尤为突出,千佛寨96号龛的《药师佛经变》是此类题材的精品之作。

安岳石窟(图自图虫网)

东部及东南部的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等造像群则以宋代作品为主,经变题材丰富多样。其造像服饰细腻繁复、工艺精巧华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宋时期大足宝顶山的大规模造像。

纵观安岳石窟的发展历程,其造像风格呈现出清晰的演进轨迹:从简约到繁复,从粗犷到精致,从神性的庄严到世俗的亲和。这一跨越数百年的渐进过程,不仅是艺术风格的迭代,更浓缩了社会变迁、经济起伏、文化交融与宗教演变的历史脉络,成为解读安岳乃至西南地区唐宋文化的珍贵实物载体。

经典造像

在安岳10万余尊造像中,多尊造像以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国宝级”文物,它们不仅是安岳石窟的代表,更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

卧佛院的“全身卧佛”是安岳石窟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唐代全身石刻左侧卧佛造像。卧佛全长23米,头东脚西,左侧卧姿,左手枕于头下,右手自然放于身侧,双目微闭,神态安详,仿佛在向弟子们讲述《涅槃经》。卧佛周围还雕刻着弟子、菩萨、力士像,神态各异:有的悲伤落泪,有的虔诚合十,有的沉思不语,生动再现了“释迦牟尼涅槃”时的场景。

毗卢洞的“紫竹观音”(又称“水月观音”)是安岳石窟的“镇窟之宝”,也是中国宋代造像的巅峰之作。高3米的紫竹观音,悬坐于凸露的峭岩石窟中央,头戴玲珑宝冠,周身点缀着璀璨璎珞与飘逸彩带;上身着短袖薄纱,肩搭轻盈帔帛,露臂袒胸的造型尽显灵动脱俗;下身的长裙薄如蝉翼,衣纹流转间似有微风拂过。

这尊造像打破了传统端坐的刻板模式,侧坐于蒲叶座上:右腿轻屈,足尖踏于座沿;左腿自然下垂,恰好落在一朵饱满的莲蕊之上,整体姿态潇洒舒展。更令人称奇的是其精妙的镂空工艺——全像仿佛悬浮于空中,莲台与足踏莲蕊之间特意雕镂出通透空间,就连肩帔、臂指、荷叶、荷花及飘拂的巾带也全部采用镂空技法,虚实相生间营造出轻盈缥缈的质感,给人以九霄仙境的遐想。

作为安岳石窟南部片区的核心所在,圆觉洞因窟内精工雕刻的“十二圆觉菩萨”造像而得名,是安岳石刻艺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片石窟群内,大小造像共计1933尊,碑刻题记25处,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一佛二菩萨”组合,即净瓶观音、释迦牟尼佛与莲花手观音,三尊造像神态各异、气韵贯通。

安岳石窟(图自图虫网)

左侧的净瓶观音,头戴华美的花冠,周身璎珞垂坠、玲珑作响,左手轻提净瓶,右手拈着嫩绿的杨柳枝,姿态端庄娴雅,尽显慈悲温婉之态。居于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头与身躯微微向右侧倾,嘴角噙着一抹温和的笑意,双目低垂俯视众生,神情悲悯而亲切。右侧的莲花手观音则更显精妙:头戴一顶雕刻得极为繁复的全镂空化佛花冠,每一处纹路都细致入微;跣足立于双层莲台之上,面容慈祥柔和,神态从容自在。这尊造像还留存着浓郁的唐代遗风——体态丰腴饱满,面部圆润舒展,将盛唐时期的审美意趣与宗教庄严感完美融合。

安岳石窟虽没有龙门、云冈的皇家气派,却以“散而广、精而美” 的独特形态,在巴蜀大地上书写了石窟艺术的另一种辉煌。它既是中国南方石窟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在岁月的洗礼中,始终闪耀着不朽的艺术光芒。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