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视野】私有制,让艺术审美蒙羞
更新时间:2025-09-13 07:25 浏览量:1
私有制,让艺术审美蒙羞
文|孟广竹
艺术品的价值在审美,其价值体现的是形而上的崇高,是精神层次的超拔。
当艺术品的价值需要用金钱来衡量的时候,需要在拍卖市场叫价的时候,艺术品的价值已经被置换了。此时的艺术品便不再拥有艺术价值,而是等同于贷币的一般等价物了。
而当艺术品用于龌龊行贿的时候,便成为肮脏的“赃物”了,污染了社会风气。
在私有制社会,是没有艺术的,有的只是金钱财富。一件艺术品倒来倒去,在一个个肮脏的手中过一下,整个过程不是艺术价值呈现、审美精神闪耀的过程,而是“财富”增值或缩水的过程。人们的心目也根本不在艺术欣赏上,而是为“值不值钱,值多少钱”而瞠目揪心。
在私有制社会,艺术品降维为“产业化商品”,从事艺术的人降维成一般“财富”积累者。你像范曾,很有钱,但其精神人设又怎样呢?还有那些靠“艺术”收买“爱情”的人,不仅让艺术掉价,还顺带葬送了美好的爱情。
搞艺术的,占一个“名”字,是纯洁的,美好的;而当名与利媾合之后,产生的便是丑陋的怪胎。
无需赘述古今中外的案例了。近年来书画界、舞蹈界、演艺界等高层暴出的赵长青、冯双白等羞恶人物、丑陋事件,足以给我上述判断做论据了。
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