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名誉馆长许杰:真正的文明对话是让差异彼此启迪
更新时间:2025-09-13 15:31 浏览量:1
川观新闻记者 张斌 摄影 郝飞
9月13日,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美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士、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名誉馆长许杰应邀出席,并参与“以光影为媒,架文明互鉴之桥”巅峰对谈。他从文化共性、博物馆使命、文明对话等角度,分享了对跨文化理解的深刻思考。
许杰指出,尽管人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从事不同的职业,但人类始终存在着许多根本的共同点。“人们始终在寻找能够引发共鸣、带来启发的体验,渴望在社群中找到归属,并追求生命的普遍价值——长寿、健康、幸福、爱与家庭。”他强调,这些共同价值超越了地域与文化的界限,是文明互鉴的深层基础。
谈及文化表达与传播,许杰认为,真正动人的艺术往往承载着人类共通的情感与愿景。他以中国古代文物上的吉语“长乐未央”“千秋万岁”为例:“这些祝福表达的是一种放诸四海皆能引起共鸣的愿望——对永恒快乐、无尽福祉的向往。这类信息具有全球性的意义,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能理解并被其打动。”
在许杰看来,成功的文明互鉴既需聚焦共性,也应尊重差异。“全球文化如此丰富,正是因为每种文明都有独特的内容可以分享。我们既要突出人类共通的情感,也要积极创造能够共享文化独特性的活动与实践。”他指出,真正的文明对话不是消除差异,而是让差异成为彼此启迪的源泉。
作为博物馆领域的资深专家,许杰特别强调文化机构在促进理解中的社会责任。“博物馆不应是孤立的艺术象牙塔,而应成为文化对话的桥梁和公众教育的平台。”他提到自己曾推动与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合作,正是希望借助媒体力量,让更多人参与到文明对话中。“艺术与音乐、体育一样,具有凝聚人心、促进文明相遇的力量。”
面对全球文化领域的技术变革,许杰认为,科技应为内容服务,而不应替代人文关怀。“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真正的文化传播始终关乎人的情感、人的故事。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技术帮助更多人理解并欣赏彼此的文化。”
在许杰看来,文明互鉴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不同文明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触碰人类共通的情感与理想。“我们探寻过去,不是为了回归过去,而是为了从文明的交汇中看见未来的曙光。每一次文化的交流、每一次心灵的共鸣,都是在为人类共同的明天投下一束温暖之光。”
许杰鼓励文艺创作者应注重三个维度的连接:一是借助当代艺术连接历史与当下;二是利用技术手段建立人与人的沟通;三是推动艺术融入生活、服务生活。他强调:“只有真正深入生活,文艺创作才能触及本质、彰显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