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老艺术家和互联网的双向奔赴,让我想要坚持活到八十岁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  浏览量:1

编者按:【绝大多数】是一个全新的专栏,我们想在这里讨论个问题:什么是好的B站UP主?是创意无穷、爱整大活的达人?还是为了向同好们分享热爱,更愿意付出心血的绝大多数?

这几年的B站上,似乎出现了一种有意思的现象——“老年人勇闯二次元”。

当我们对二次元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年轻人的专属领地时,突然有一批看上去完全不属于这个圈层的人杀了进来。

比如弹钢琴的尹松奶奶,身为国家一级演奏员,她会用自己的经验,带着网友们分析热门的动漫游戏曲子,证明这份热爱的另一层深度;

再比如“二次元的闫老师”,则是靠着一本正经的姿态解读二次元文化,作为原《北京卡通》的主编,闫老师的阅番量高到哈人,在整个B站找出比她浓度更高的都费劲。

他们会和年轻人分享兴趣,从某一个重合点开始探讨游戏、动画乃至整个泛ACGN圈子。

哎,这当然是好事没错啦……然而每次看到这种跨界,我还是经常会有点担忧和心情复杂:“虚拟主播、鬼畜、网络用词、弹幕互动等等,这么多年轻人独有的符号,老艺术家们真的能接得住吗?能很自然地和年轻人玩到一块儿去吗?”

我对此事持续纠结了很久,直到看到了今天的主角——于谦

先别急着“啊?”,确实是你想的那个谦儿哥,郭德纲的黄金搭档,相声舞台上的捧哏一哥,抽烟喝酒烫头的人间代名词,王老爷子的好大儿——于谦老师。

他不仅在七月末入驻了B站,还直接开了一档非常用心的播客栏目,名字叫做《多新鲜呐》。

从第一期节目开始,就火速成为了B站近期最受关注的文化事件之一。

其实在于谦正式开号之前,“他”就已经是B站鬼畜符号、乃至年轻人文化中的一部分了。

且不说他和老郭的相声,在座的谁不是从小听到大。只论B站上的“于谦捧一切”和郭德纲武坠子鬼畜,都早已是整个B站的金字招牌之一了。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许谦大爷本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这个平台,但是b站的观众看于谦,那体验完全跟“原装”的一模一样。

而且这次,他不再是相声舞台上的配角。面对B站的年轻观众们,于谦选择了播客形式,和各种嘉宾进行轻松对谈。

《多新鲜呐》节目的前两期,邀请到了SNH48的偶像李艺彤和Mr.Miss的歌手刘恋作为嘉宾。于大爷和她们分别聊了聊年轻人谷子文化和音乐爱好。

如果你熟悉于谦,就会发现节目组选人极有心思:他们和于谦本人“广泛爱好”的形象有着天然呼应。

有读者不了解这两位嘉宾也没关系,我换个角度来介绍一遍:这两期节目分别是“南有塞纳河”对阵“北有德云社”;卡祖笛推广大使遇上摇滚协会副会长。

于谦和李艺彤一起,聊的是谷子文化。谷子,指的就是二次元圈子里各种周边和收藏。

对于于大爷来说,李艺彤把这些新奇的概念讲得条理分明,易懂的同时也不乏趣味;对于李艺彤来说,于谦的接受能力也出奇地快,没几分钟就能举一反三。

从“谷子”延伸到“收藏”,再延伸到当代年轻人如何通过消费表达兴趣和认同感。很多观众忽然发现,谷子好像确实就是这么回事。

它并不是什么很年轻化很特殊的东西,只是我们对喜爱的具现化和获得心而已。这种心理由来已久,抱有优越感或者偷感自卑都没什么必要。

▲(带着于谦透卡去赶海拍照的李艺彤.bb)

到了刘恋那期,话题则转向了奇奇怪怪的乐器。

刘恋向于谦安利卡祖笛、电音蝌蚪等各种小众乐器;于谦也爽快地轮番体验,展示了他“什么都玩一玩”的个性。

而话题又不止于乐器。于谦谈自己如何在兴趣里投入、花时间钻研,刘恋则用年轻一代的方式表达对“玩音乐”的热爱。

两人一来一回,折射出的是不同年代的人如何对待“爱好”——结论惊人一致:只要喜欢,就会心甘情愿地投入,可能对其他人来说是所谓的玩物丧志,但只要自己在其中能获得快乐,那就是把时间用在了正确的地方。

可以说,两期播客分别展示了当代二次元群体的收藏观念和兴趣导向行为。这两点也是于大爷最被人熟知的特点,他兴趣高昂,爱好广泛,其中不乏付出很多时间精力的内容。

我很喜欢这些选题,不仅同时兼顾了于大爷本人的特点和嘉宾在亚文化圈子的擅长方向,而且也让他们从这些内容出发,很快找到相似的共鸣点。

最妙的是,哪怕这并不是真正的相声,捧逗的氛围也依然蔓延到了屏幕外,几乎每一句话都有弹幕接梗,评论区全是神人。

听于谦相声享受的孩子们,看着于谦视频长大的孩子们,对着“于谦捧一切”鬼畜欢笑的孩子们,此刻都成了谦大爷的捧哏,用自己的方式和他站在了一起。

我想,这不仅能说明于谦合适B站,更说明他的表达方式和B站观众的“笑点”是天然重合的。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正是以于谦为首的老艺术家们的作品,才培养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审美和笑点。

而在这档播客中最让我敬佩的,是双方对于彼此的观念,乃至对于屏幕外观众的平等尊重。

▲(李艺彤对“耽美”的理解)

这让我由衷地相信,这种尊重,会出现在日后的每一期节目中。

如果说前两期嘉宾代表了年轻圈层的热爱,那么和蔡明&菜菜子的对谈,则更直接地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老一辈艺术家的从容。

是的,不只是“蔡明”本人而已,于大爷分别同蔡明阿姨和虚拟主播菜菜子Nanako,进行了两次不同的播客对谈。

蔡明阿姨自不必多说,而如果你不了解伟大的虚拟主播菜菜子到底是谁,来来来,点一下下面这行空白,我偷偷告诉你。

蔡明早在五年前就成为了虚拟主播“菜菜子”,目前在B站坐拥近两百万的粉丝。粉丝们也完全可以在真正意义上,说自己从出生就开始单推菜菜子了。

你说为什么搞这么大费周章?别问,问就是我们二次元有二次元的规矩!

作为五年前就在B站扎根的老艺术家,蔡明耐心向于谦介绍年轻人常用的各种网络用词。

“洛丽塔”“鬼畜”等词汇在谦大爷这里不仅没有违和,而且还被他用自己的幽默方式接住了。

当然,鬼畜正主都来了,怎么少的了当面拷打。在现场看B站的各种神人二创的时候,二位全程都处于合不拢嘴的状态。

到了后半段,就是两位老艺术家的真正对谈环节。他们聊包袱和“梗”,聊接受和新奇,聊过去和未来。既是篇幅原因,也是我的私心安利,希望大家都能带着好奇去看看原视频,然后给于大爷一键三连。

只能说,祈祷来个穿西装戴墨镜的黑衣人对着我摁自动铅笔,白光一闪后,我就能把这段留着今年春晚再看了。

说回另一位主角:菜菜子。作为大龄二次元虚拟主播,菜菜子不仅尝试并接受了这个身份,还一直坚持“二次元有二次元的规矩”,五年如一日从不掉皮。

在如今泥沙俱下的V圈生态里,她的敬业和认真绝对堪称独一份。

所以,菜菜子在各种场合都是蔡明老师的朋友。于谦大爷也乐得像她们自己、乃至每一位观众一样,心照不宣地遵守并尊重这种默契。

在这次的播客里,菜菜子给谦大爷带来了一点小小的V圈震撼。

从皮套设定和直播间的关系,到互联网内外的互动方式,再到虚拟主播的话题选择,菜菜子把自己五年来的所有心得都说了出来。

这种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超能力,让一向好玩的于谦也感到羡慕,甚至提出给自己也搞个虚拟形象。

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片段,是菜菜子在和于谦聊自己的虚拟形象时,提到了自己对新衣服的设计要求——她想要有一根“魔法棒”。

只要叮的一声,直播间里所有孩子们的痛苦烟消云散,而且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坦白讲,之前我很讨厌在各种地方刷“接”的弹幕。我带着一些偏执认为,发这种弹幕的是懒狗许愿,引导人发接的博主是在混弹幕流量。

但这次除外。

因为我绝对相信,菜菜子是真心想要每个孩子都生活美满,而观众们也一定是带着快乐和希望在向她回应。

随后,菜菜子告诉于谦,自己的直播生涯,其实是和孩子们共创的一场美梦。

所以当于谦问及,好像很多你的孩子们啊,都天天在等着看你的直播,这是你们的互相奔赴吗?

菜菜子斩钉截铁地说:“双向奔赴,绝对是双向奔赴!”

接着她又不无感慨地说,其实是孩子们带给她的感动。

菜菜子希望孩子们坚强,也让气氛带了些许伤感,而谦大爷直接用两句话给带了回来。

他说也不必(丧气这个),大家在这个环境里都这么高兴,而且您已经一千多岁了(按菜菜子的设定,已经一千八百零五岁了),还在乎再活到五千岁吗?

两下子就把伤感拉回到了关爱的话题,圆场能力让人心服口服。

这番话也把我拉回了几年之前的节目《十三邀》,在当时,谦大爷就很明确地表达过自己的看法——人很需要酒肉朋友。

这番话在当时也火过一阵子,很多人看见酒肉朋友这四个字,第一反应就有些抵触。

但后面谦大爷也说了,这个“酒肉朋友”,其实是在自己有压力的时候,有属于自己的释放方式。对他来说,就是叫上一帮朋友喝酒聊天,是自己选择获得快乐的路径。

到了今天,他用同样的观点面对这档节目。谦大爷希望大家既具备独自获得快乐的能力,但也要学会享受目前的每一分乐趣。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忽然感觉这个世界,好像也挺值得继续活下去的嘛。至于以后的事,咱们以后再说呗。

老艺术家们的可爱就在这儿。他们不是在硬挤进年轻人的世界,而是用这种自洽的快乐去和年轻人同频。你会发现,这份精气神,本质上是任何年龄的人都需要的。

而到了这里,相信你也看出来了,于谦大爷并不是那种开个号就算入驻的姿态。《多新鲜呐》从每期选题到排置细节都很用心,每期嘉宾各有代表性,呈现出的对谈内容既有跨时代之间的对比,又充满了相似相识的融洽。

更重要的是于谦本人的状态。年轻时,他就是喜欢折腾新鲜事的人,现在依然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和年轻嘉宾聊天时,他很快能接受新事物,也乐意尝试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

这是一种很稀缺的品质。更黑色幽默的一点是,当我们一边赞叹这些新潮的老年人时,很多中年人甚至年轻人,在当下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反而丧失了探索和接受的心态。

回头再看,我在文章开头的些微怀疑,似乎已经不攻自破。原来老艺术家并不需要“迁就”年轻人,而是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真诚兴趣,就能轻松找到共通话题。

老年人和二次元之间,也没有什么不可跨越的隔阂。无论是弹幕互动的热烈,还是对谈里的共鸣,都说明不同圈层的人在网络世界里,完全可以找到彼此的趣缘。

而重要的,是永远保持新鲜感,永远愿意去接触和理解。

这样,无论年龄几何,都能和这个时代打成一片。

希望将来我老了,也能像于谦大爷、蔡明阿姨一样,带着笑容和好奇,勇敢乘上时代的最前浪。

也欢迎大佬找姬投稿哦~ 投稿邮箱:crsq477@163.com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