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演唱会

百年前的艺术观与今天的感慨(三)

更新时间:2025-09-14 12:48  浏览量:1

一百年前,在反对所谓旧文化的浪潮中,“美术革命”对传统绘画的冲击是最猛烈的,它一下就把元代以来文人画延续的命脉给切断了。

在历史上,像这样的情况,只有在外族侵略并且改朝换代的时候,才能造成对传统艺术的阻断现象。

比如蒙古人对宋朝的覆灭,同时也将汉唐以来的传统绘画文脉完全毁灭,从此以后,绘画才会改弦易辙到文人画的模式上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元代的文人画并不是传统绘画的必然延伸,也不是宋代画家的自然存续,而是文人尚艺历史上的自我崛起。

文人画就是文人的画,这种绘画不仅有造型的因素,也有“写意”情怀的表达内容,所以,文人画在画法上可以不求形似,也可以作为一种把玩墨戏的雅事。

这个特性反而又促成了中国绘画在历史上的独有艺术现象,并且经过元明清以后成为普及最广的绘画艺术。

兰竹梅菊 八方土城

尤其是明清两代期间,随着文人队伍越来越庞大,画画的文人也越来越多,甚至连对绘画痴迷的乾隆皇帝,也深受董其昌的影响而喜欢文人画。

很显然,文人画可以称之为绘画,并不是西方人理解的造型艺术,而且,大部分文人画家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画家身份。

他们之中一部分是文人官员,另一部分则是不做官的在野文人。

比如元代赵孟頫就是官员,“元四家”则是文人身份;明代董其昌是官员,而“明四家”则是在野的文人。

这两类文人的区别在于,一种是有职务的官员对绘画的体验,另一种则是以鬻画为生,或者是类似于闲暇“贵族”的雅好,但前提是他们都是文人。

兰竹梅菊 八方土城

到了清代的时候,以画画为生的文人画家已经越来越多,比如“扬州画派”和“海上画派”等代表群体。

后来,当文人画已经是美术上的主流模式时,文人的身份就不再是标注文人画的标签了。

就像士人画、士夫画、文人之画和文人画的概念逐渐清晰一样,到了清代以后就不再有讨论的必要了。

因为,普及的文人画不仅可以对形象进行艺术描绘,同时还可以把绘画,诗文,书法,三者融为一体,无论是文人还是观赏者的体验,都可以把绘画当成一项雅致的文化娱乐之事。

所以,当文人画自元代兴盛以后,最适合这两种主题的绘画内容就是山水和花鸟画。

兰竹梅菊 八方土城

然而,到了600年以后,按照当时拥护“美术革命”那些人的理解,中国画的衰败历史就是从元代的文人画开始的。

他们以西方的造型准则作为衡量绘画的基点,定义了文人画就是“专重写意,不尚肖物”的衰败绘画,并且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否定。

比如林风眠认为:“元明清三代,600年来绘画创造了什么?比起前代来实是一无所有。”甚至称其是“中国绘画上的黑暗时期”。

而对于文人画与西方写实绘画的比较,康有为认为是“抬枪”相比于“五十三升的大炮”,徐悲鸿则认为是“蜡烛”与“电灯”的比较。

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初,李小山同样延续了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相比就是“马车”与“火箭”的比较。

这种观点的延续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兰竹梅菊 八方土城

那就是由于“美术革命”以来,“造型”等于绘画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从而引导了画家们一直在关心绘画技法的应用和改变。

所以,一直以来,现代人与百年前一样,依然不能理解元代以后的传统绘画为什么叫做“文人画”?

其实,从文人画的诞生之初就决定了它在绘画上的独有现象,以及相应的“写意”艺术价值。

我们都知道,文人画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大约都来自于苏轼给予的观念阐述。

兰竹梅菊 八方土城

其中最关键的有两条:一是“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观点,这个含义就类似于对造型的另一种认识。

为此,苏轼又提出了“常形”与“常理”的形象概念,即“人禽”“宫室”“器用”为常形,而山石竹木水波烟云等为无常形。

二是借助表彰王维的画,强调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情感概念。而这个内容指的是山水画,也可以包括花鸟画。

后来,文人画从发端到壮大以后,主要是将山石竹木水波烟云等“无常形”的形象纳入绘画之中。

而对于形象的塑造方式,不仅有一个来自于真实的实物参照,同时也有一个源自于“心象”的“意象”部分。

于是,文人画家又以这些内容划定主题,不断尝试着耐人寻味的笔墨变化,并通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性情输出,寻找绘画带来的笔墨体验和传情达意的乐趣。

兰竹梅菊 八方土城

然而,到了上个世纪初,经过西方文化洗礼的人群并不认可文人画的“写意”表达方式,只是一味地用现实主义的“常理”为标准,来反对“无常形”的山水画。

尤其是当时为了区别中西绘画而称呼的“中国画”或“中国之画”等名称,反而更加模糊了绘画的作画方式和文化属性。

后来,反倒是“写意画”的名称,才更加适合于文人画的独特性。

因为写意画在世界上并没有与其对应的艺术类别,所以它只能是我们的专属艺术。

同样,能解读中国人的心象和意境的也只有写意画,还有其中相辅相成的笔墨体验,而它也只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艺术感知系统。

兰竹梅菊 八方土城

在文人画中,写意画就是文人的“墨戏”,画画也称为“戏墨”。它的作画方式是自我的,按现在百度百科中的词条解释就是“随兴而成的写意画”。

但在一百年前,很多人要求美术要有社会应用的时候,并不认同艺术能够为人类提供精神作用,更不会把笔墨体验和抒发情感作为艺术的价值看待,

即使当时蔡元培以西学的观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艺术教育作用,同样也招致了很多人的反对。

其中不仅是因为宗教不可被取代,也因为对艺术作用于精神的否定。而在现在,即使美育不能代替宗教,也不会有人反对美术与美育的关联度。

而具备这样作用的美术作品,怎么会以单一的形象塑造功能作为界限呢?

显然,文人画的“专重写意”并不是专门的绘画造型方法,而是要通过绘画写出文人胸中的“逸气”。

兰竹梅菊 八方土城

但是,为什么在“美术革命”的风浪中,延续了600年的文人画会那么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并由此一蹶不振。

这说明了传统艺术自身也缺乏一定的文化支撑力,以及当时孱弱的社会现象,还有民族自信心的全面崩溃等诸多不利因素,从而迫使传统绘画退缩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令人可叹的是,600年来一直视绘画为文人画的艺术,到了20世纪初却被一批文人给否定了。

真可谓文人画自文人起,又在文人手中难逃一劫。

它就像一场宿命的悲剧,一旦成熟必然开始走向弱化和没落,让自己一步一步滑向难以维系的深渊。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