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这是艺术家陈佩斯独创的“喜剧篆书”,个性十足,就是有点看不懂

更新时间:2025-09-14 14:10  浏览量: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春晚,有一对“黄金搭档”,他们的小品包袱多、笑料多,内涵也非常丰富,远非如今的小品可比,这两位就是陈佩斯和朱时茂。相比于朱,陈佩斯在戏剧、电影、话剧等领域的成就要更大一些。

陈佩斯1954年2月12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一演艺世家,其父陈强是当时最炙手可热的电影明星,参演《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陈佩斯子承父业,1973年初报考八一电影厂,随后通过考试被录取。1979年凭借《瞧这一家子》出名,之后的春晚更让他全国知名。

1999年陈佩斯退出春晚,开始将重心转移到戏剧上,同时他与妻子在北京郊区延庆县井庄镇西三岔的深山承包了万亩荒地,种起了石榴,过上“归隐田园”的生活。闲暇之余,陈佩斯最喜欢做的就是写书法。

他在书法上也是颇有巧思,不甘心拘泥于古人,他的“喜剧篆书”可谓风格独特、别具一格。陈佩斯的篆书强调圆笔、粗细变化和墨趣,呈现鲜明的去专业化特征,核心在于摒弃清代碑学对篆书藏头护尾、婉而通的严格规范,转而强调书写的自然性:

横画多取平势,起收笔少见刻意的藏锋回护,而是直接切入纸面,类似甲骨文的刀笔意趣。这种处理使线条保留了硬笔书写的爽利感,虽为篆书结构,却以匀速行笔完成,中段略现提按变化,打破传统篆书等粗匀整的刻板印象。

其篆书行笔速度较快,偶见枯笔飞白,将喜剧表演中的即兴感转化为笔墨语言,以连续的曲线快速带过,线条边缘因速度产生的毛糙感,反而强化了书写的现场感。在保留篆书基本架构的前提下,强化汉字的图像性。竖画略作弯曲,左右撇捺夸张为张开的枝桠,使文字兼具符号性与视觉联想。

疏密关系的非常规处理,赋予字形更强的张力感。偶尔将现代简体字的结构融入篆书,写法参照楷书笔意,虽不符合传统篆法,却体现了对汉字演变的理解。

作为面向大众的艺术家,其篆书避免过度专业化的晦涩感,趣味性高于规范性。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他坦言“书法对我来说是好玩的事”,甚至有些笔画带有漫画感的处理,虽不合原则,却彰显了以趣破法的创作观。

学院派书家指出其篆法不精、时有讹误,反映出非科班出身的局限;但部分学者认可其打破篆书神圣化,为篆书创作提供了生活化的新思路,类似丰子恺漫画书法,不故作高深的姿态,而是以通俗化、趣味化的方式,展现对汉字之美的真诚热爱。

您认为陈佩斯的书法怎么样,欢迎评论区留言!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