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青春力量赋能非遗创新 烟台高校学子让艺术瑰宝“潮”起来

更新时间:2025-09-14 16:17  浏览量:1

胶东在线9月13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在2025烟台非遗美食生活周的现场,除了令人垂涎的非遗美食和精湛的传统手工艺,一群高校学子带来的创新作品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自鲁东大学、烟台理工学院、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等高校的年轻人,用当代设计语言和创新思维,为传统文化注入了青春活力,展现了非遗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

在鲁东大学展区,青春守艺人团队以传统蜡染窗花为灵感,设置了互动徽章手绘体验区。学生们在现场邀请市民参与填色、压制徽章,让传统纹样通过趣味体验融入日常生活。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市民李女士表示:“没想到传统文化的创新形式可以这么有趣!孩子对这些文创产品爱不释手。”小朋友举着徽章兴奋地说:“这个图案是我自己涂的颜色,我要带回去给同学们看!”

烟台理工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将本土神话与非遗元素结合,创新打造出年轻化的IP形象。大四学生张靖斌介绍道,他们围绕“八仙过海”“海阳大秧歌”等主题,设计出多组冰箱贴、钥匙扣、立牌等文创产品。指导教师徐千惠带领学生将现代流行元素与烟台非遗项目创意结合,让传统艺术以更潮酷的方式“闯入”年轻人的视野。“我们的毕业设计课程一直围绕非遗创新展开,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正是这样的实践,为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聚焦“烟台记忆”,开发出多款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广告艺术设计专业讲师刘楠楠提到,学生团队设计了包括印章本、套装冰箱贴、纸雕灯等系列产品。这些作品融合烟台景点、校园文化及非遗符号,体现了独特的文化质感。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探索非遗的创新输出模式。

烟台职业学院的同学们则以影像服务参与本次烟台非遗美食生活周。学生们通过专业设备为市民提供现场拍摄与照片打印服务,用镜头记录市民体验非遗的精彩瞬间。“照片是对时光的定格,也是一种永恒的记忆。”大三学生孙宸对记者说道。在他们看来,用专业技术记录非遗体验,为非遗活动增添了情感厚度与传播维度,使文化体验得以分享与留存。

本次2025烟台非遗美食生活周的成功举办,为驻烟高校提供了展示非遗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在非遗校地联盟的有效推动下,广泛汇聚了驻烟高校的青春创意与专业力量。通过“政府搭台、高校参与、社会共享”的模式,活动不仅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展示机会,更有效激发了非遗的当代活力。这种创新联动机制,既推动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也丰富了市民的文化体验,为烟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