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观书法 思伟人——毛泽东书法艺术中的精神气象|信 真

更新时间:2025-09-14 21:04  浏览量:1

观书法 思伟人

——毛泽东书法艺术中的精神气象

作者//信 真

站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玻璃展柜前,凝视着那幅《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手迹,墨迹未干处似有风雷涌动。笔锋所及,“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诗句如惊涛拍岸,将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铺展在宣纸之上。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早已超越了笔墨的范畴,成为他革命生涯的精神注脚,在横竖撇捺间镌刻着一个时代的灵魂。

一、笔底波澜:熔铸革命理想的书法史诗

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曾以小楷誊抄《离骚》,工整的字迹间已见魏碑筋骨 。这种早年对传统书法的浸淫,为他后来的艺术创新埋下伏笔。延安时期,他随身携带《三希堂法帖》,在窑洞的油灯下临习,将晋唐风韵与革命豪情相融合 。正如他在《沁园春·雪》中所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词句,在飞动纵逸的行草间化作刺破苍穹的锋芒,让观者如见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阔场景。

毛泽东的书法是流动的革命史。长征途中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笔力万仞如屈铁盘丝,“瘦草”风格恰似雪山草地间的钢铁意志;而书唐代王昌龄《从军行》时,粗犷豪放的“肥草”笔法,又仿佛再现了抗日战争中军民同仇敌忾的磅礴气势 。这种因时而变的艺术表达,让书法成为记录历史的特殊载体。重庆谈判期间,他将手书《沁园春·雪》赠予柳亚子,字里行间的纵横捭阖,既是对中国命运的深刻思考,也是对和平民主的真诚呼唤 。

二、字外功夫:超越技法的精神境界

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常与书法家孙俍工探讨书法要义。当孙俍工指出“楷书是基础,站不稳则走不好”时,他便每日晨起临习《九成宫醴泉铭》,直至腕力遒劲 。这种对传统的敬畏与突破,在他为中共中央党校题写的“实事求是”中达到极致——浑厚凝重的笔锋下,既有颜体的端庄,又融入魏碑的险峻,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化作力透纸背的文化符号 。

毛泽东的书法是哲学思想的具象化。他为海军题写“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时,起笔“为了”二字以行草开篇,如战舰破浪;收笔“海军”二字劲笔如苍龙出海,象征着人民海军走向深蓝的决心 。这种将战略思维融入书法创作的智慧,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题字中尤为显著:奇拔豪达的笔势,恰似革命火种在黑暗中迸发的光芒,既遵循书法章法,又突破传统窠臼,展现出“无法之法”的至高境界 。

三、大写人生:领袖风范的永恒印记

1953年视察海军舰艇时,毛泽东在“长江”号舰上题写的五幅同文题词,每一幅都蕴含着对海防建设的深远思虑。折痕清晰的纸本上,“一定要建立强大的”几字结体严谨,如筑港固防;末尾“海军”二字飞白如浪,似战舰犁开万顷碧波 。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的创作,在他晚年重书旧作时更显深沉——73岁高龄写下的《贺新郎·读史》,笔锋虽见苍老,却多了一份“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的历史纵深感 。

毛泽东的书法是人格魅力的写照。他为雷锋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端雅和谐中透着温暖关怀;为戏曲界题写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又在灵动飘逸中蕴含文化自信 。这些题词如同他与人民对话的特殊方式,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作墨香,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上。

从韶山冲的私塾习字到中南海的挥毫泼墨,毛泽东用一生的时间完成了从书生到革命家的蜕变,也创造了独步古今的“毛体”书法。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时代的切片:战争年代的书法是划破黑暗的火炬,和平时期的题字是指引航程的灯塔。当我们在博物馆里驻足凝视这些墨迹时,看到的不仅是笔墨的舞蹈,更是一位伟人用生命书写的精神史诗。这种将个人艺术追求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创作境界,正是毛泽东书法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所在。

【作者简介】信真,1953年生。1973年入伍。历任北京军区党委秘书、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军区政治部秘书长,某甲种师政委,石家庄警备区政委。从部队退休后,放弃京城优越生活,回乡创业十年,组织退役军人、军烈属、困难户成立了天津龙鑫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了有机生态果园,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2024年,被评为北京军休榜样。爱好文学写作,有多部(篇)作品出版、发表,并多次获奖。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