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王野翔·求索——中国书画名家的艺术追求与探索之路

更新时间:2025-09-15 08:59  浏览量:1

前言

“求索”是本次展览的主题,也是贯穿中国书画发展历程的精神内核。书画名家们一生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求索,他们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或突破常规,另辟蹊径;或融汇中西,博采众长。他们在笔墨间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用作品诠释着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艺术魅力的世界,感受书画名家们的艺术追求与探索之路。在这里,您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书画作品,更能领略到艺术家们的风采和他们背后的故事。愿这次展览能给您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也愿您在艺术的道路上,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追求与梦想。

文/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王野翔题《北京墨真书画院》

王野翔题《求索》

艺术家简介:

王野翔 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曾获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人大教科文卫艺德标兵荣誉称号。

获奖:

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未设等级奖)、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铜奖(首届政府创作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首届”金陵百家”画展金奖、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建军50周年全军美展”优秀作品奖、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银奖、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收藏:

《薪火相传》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次携手》中共党史纪念馆、《春潮》甘肃 南梁革命纪念馆、《红楼钟声》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贺龙入党》南昌八一纪念馆、《绥师一日》绥德师范纪念馆、《东北民主之光—黑龙江省政府成立》黑龙江黑河市省政府旧址纪念馆…等。

作品欣赏:

王野翔的艺术求索之路,是一条“不断自我否定又不断自我重建”的朝圣之路。他把个人创作史嵌进时代文化史,在“主流—个体”“传统—当代”“宏大—私密”三组张力之间反复试错、反复校准,最终形成了一套可称为“精神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论。其求索轨迹可概括为四个阶段、三条主线、两大转向、一个总目标。

一、四个阶段

1. 能力储备期(1977-1989)

军旅创作班 + 天津美院的系统训练,练就“全能型”技术:油画、版画、连环画、宣传画全部打通,为日后大型历史画的多人物、多场景、复合透视奠定了“工程师式”的手上功夫。

2. 风格奠基期(1990-2000)

以《霜叶红于二月花》《征途漫漫》为标志,确立“工笔叙事”范式:用传统勾线与学院造型嫁接,把女性青春意象升华为“集体性诗意”,完成从“唯美”到“审美+叙事”的第一次跳跃。

3. 精神叩问期(2001-2012)

创作主体从“她者”转向“历史在场者”。《少奇同志在微山湖上》《延安精神》《第一次国共合作》等史诗组画,把革命史写成“人格化寓言”——用极稳的构图、极静的笔触制造“宗教性凝视”,画面不再讲故事,而是让观者“被故事凝视”。

4. 气质重构期(2013-今)

启动“国学大师”系列与“西行”系列,把宏大叙事拆解为“精神肖像学”:用几近单色的淡彩、松弛的写意笔调,为梁漱溟、马一浮、赵元任等“文化基因”造像;同时把藏地朝圣、凉山彝人转化为“当代人精神处境”的隐喻——题材缩小,命题反而更大:让“中国气质”可感、可触、可驻。

二、三条创作主线

1. 历史—家国线

连续入选八、九、十、十一、十二、十四届全国美展,是新中国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常驻选手”。他让“主旋律”脱离口号,回到“人”的体温:把会议、战争、建设还原为“一群具体的人如何抉择”的心理剧。

2. 女性—生命线

90 年代以凉山彝族少女为原型,用大面积色块替代线条,把工笔画出“逆光摄影”效果,形成“纯净中的野性”独特语感,成为其市场识别度最高的视觉符号。

3. 精神—气质线

近年刻意“去色彩、去叙事、去风情”,用留白、枯笔、淡赭制造“文献感”。画面人物多处于“沉思”或“远望”状态,目的是让观者“读像”而非“读情”,完成从“叙事”到“提问”的转向——“我们是谁的文化后代?”

三、两大关键转向

1. 技术转向:由“工笔”到“工写两栖”

早期以三矾九染、层层罩色取胜;近年把写意线条“嵌”进工笔结构,利用“书写性破形”制造心理颤动,解决了“工笔易僵、写意易空”的两难。

2. 价值转向:由“审美”到“审美-伦理”并重

他提出“画家必须提供民族气质的视觉样本”,把“好看”让位于“是否有助于文化记忆的存续”,主动与消费主义绘画拉开距离。

四、一个总目标——“构筑精神航母”

王野翔反复在访谈中强调:个人风格只是“小目标”,真正的“大目标”是参与“现代中国文化身份”的集体工程——用一笔一划做“视觉国学”。因此,他拒绝“小品化、雅玩化”,坚持大画幅、多人物、长周期,甚至把画室当成“研究所”:先做史料考据,再做人物年表,最后才构图上色;一幅 3×8 米的史诗常常耗时 3 年,期间反复修改人物表情“以接近历史心理学”。

结语

王野翔的艺术求索,不是“风格进化”而是“文化自觉”的递进:从“我画什么”到“我为什么画”,再到“我画的能否成为民族记忆的一部分”。他把个人创作当成“时代精神采样器”,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朝圣者”到“文化守夜人”的身份转换——这正是其最本质、也最动人的艺术价值。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