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清凉——丰子恺艺术展
更新时间:2025-09-15 10:02 浏览量:1
展览以“无限清凉”为题,灵感源自丰子恺与思想家马一浮之间一段颇具禅意的对话。当年丰子恺有意创作《无常画集》,马一浮淡然点拨:“无常就是常。无常容易画,常不容易画。”此言如清风拂面,令他“顿觉清凉”,从此以平常之心观照世间,在瞬息中捕捉永恒。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里,藏着他所悟得的“常”——童真不泯是常,草木枯荣是常,人间情味亦是常。他将飘忽的无常化为了可触可感的日常,于流动的时光中定格生命本真的模样。
丰子恺的艺术始终关注人性的本真和生活的意趣,其作品中的这份“清凉”,既是他的美学风格,亦是其精神内核——在信息纷扰、人心焦灼的当下,这份跨越时空的“清凉感”显得尤为珍贵,那是一种从容感知生命、以温柔姿态与世界相处的智慧。
此次展览,不仅是致敬一位跨越文学、绘画、音乐、翻译等多领域的文化巨匠,更希望通过书画、文献、音视频与互动结合的形式,邀观众不再只是“观看”,而是“走入”那个细腻、温暖而富哲思的艺术世界,于喧嚣中寻回一片“无限清凉”的心灵栖居。
展览选登
丰子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纸本设色 30.2cm×23.5cm 丰子恺家族藏
丰子恺《独立苍茫自咏诗》70cm×32cm
纸本设色 1945年 北京画院藏
丰子恺《好鸟枝头亦朋友》纸本设色
29.8cm×23.5cm 丰子恺家族藏
丰子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纸本设色 30cm×23cm 丰子恺家族藏
丰子恺《吻》纸本设色
30cm×22.8cm 丰子恺家族藏
丰子恺《爸爸回来了》纸本设色
30.1cm×22.7cm 丰子恺家族藏
丰子恺《子恺书信》右23cm×29cm
左23×19.5cm 1970年10月9日
丰子恺《The Last Rose of Summer》曲谱
27cm×19cm
丰子恺《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纸本设色 30cm×22.8cm 丰子恺家族藏
丰子恺《看花携酒去酒醉插花归》
纸本设色 30.1cm×23.5cm 丰子恺家族藏
丰子恺《月上柳梢头》纸本水墨设色
30.3cm×23.5cm 1940年代
丰子恺《今夜故人来不来》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5cm 1940年代
丰子恺《中庭月》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cm 1940年代
丰子恺《双飞燕》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4cm 1940年代
丰子恺《旧时王谢堂前燕》纸本水墨设色
30cm×22.9cm 1940年代
丰子恺《春光先到野人家》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cm 1940年代
丰子恺《家住夕阳江上村》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cm 1940年代
丰子恺《海内存知己》纸本水墨设色
27.3cm×23.4cm 1940年代
丰子恺《山高月小》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6cm 1940年代
丰子恺《水光山色与人亲》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6cm 1940年代
丰子恺《松间明月长如此》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cm 1940年代
丰子恺《珠帘上钩》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cm 1940年代
丰子恺《被弃的猫》纸本水墨设色
30.2cm×23.5cm 1940年代
丰子恺《冬日可爱》纸本水墨设色
29.8cm×23.1cm 1940年代
丰子恺《豁然开朗》纸本水墨设色
30cmx22.5cm 1940年代
丰子恺《最后的吻》纸本水墨设色
29.6cm×24.5cm 1940年代
丰子恺《天空任鸟飞》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6cm 1940年代
丰子恺《好鸟亦友》纸本水墨设色
29.8cm×23.4cm 1940年代
丰子恺《襁负其子》纸本水墨设色
30.1cm×23.5cm 1940年代
丰子恺《得其所哉》纸本水墨设色
29.8cm×23.2cm 1940年代
丰子恺《香饵自香鱼不食》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4cm 1940年代
丰子恺《天使》纸本水墨设色
30cm×22.6cm 1938年
丰子恺《万世太平》纸本水墨设色
30cm×22.6cm 1945年
丰子恺《游春人在画中游》纸本水墨设色
29.8cm×23.4cm 1940年代
丰子恺《高楼对饮》 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6cm 1940年代
丰子恺《与梅同饮》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5cm 1940年代
丰子恺《田翁烂醉身如舞》纸本水墨设色
30cm×22.5cm 1940年代
丰子恺《醉倒》纸本水墨设色
30cm×22.5cm 1940年代
丰子恺《闲居》纸本水墨设色
30cm×23.4cm 1940年代
关于展览
展览名称:无限清凉——丰子恺艺术展
主办单位:北京画院、丰子恺研究会
承办单位:北京画院美术馆
支持单位:首都图书馆
展览时间:2025年9月5日至10月12日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