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艺评|卜翌:商业交融艺术,诗意就在身边
更新时间:2025-09-15 10:52 浏览量:1
在上海的繁华腹地,一场静默的变革正在发生——这座城市的购物中心里,艺术正在重新定义我们与空间的关系,重塑着现代都市生活的体验方式。商业空间不再是单纯的消费场所,他们正经历一场基因重组,蜕变为艺术与生活交织的现场。
这个盛夏,兴业太古汇的廊道间,一头由金属与光影构筑的巨鲸正游弋于其中,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这头巨鲸不纯粹是赚足眼球的艺术装置,更像是一个引导者,带领人们暂时脱离消费主义的直接诉求,进入一个沉思与想象并存的空间。
这正是横跨四个扶梯区,视觉纵深达300米的中国先锋视觉艺术家陈天灼的《海语》装置。作品围绕“印迹、浮栖、触发、回响”四个篇章展开,述说了不同的生态叙事,在最摩登的商场营造出一片诗意瀚海。
这个名为《邂逅瀚海》的艺术项目选择在兴业太古汇的中庭亮相,实属“别有用心”——中庭通常是商场里“最功利”的空间,往往被品牌快闪店或促销展会所占据,如今却化身为一个文明互鉴的舞台,观众仿佛穿越了现世的帷幕,走进另一个超现实的景观。这场展览邀请了多位国际与本土艺术家共同参与。
策展人称是“一次流动的海市蜃楼”,又有称是“一场跨文明的对话”。实际上,最特别之处并不在于把艺术“搬进商场”,而是让艺术与商业空间互相重塑。沙与光、风与影,让人们意识到,在这个以商业为目的的空间里,也可以存在另一种精神呼吸。
与兴业太古汇的恢宏不同,相距不远的PAC购物中心则选择了一种更温柔、更轻盈的表达。商场特邀英国插画艺术家丹尼尔·弗罗斯特以大型装置形式,将其插画作品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展出,这场公共展出命名为《自在时光》。
丹尼尔·弗罗斯特的画风素以简约线条、明亮色彩和奇思妙想著称。他的作品极具童趣,以轻松幽默的视角解构城市生活,探索日常现实与超现实幻想的交融。本次中国首展中包括了《月亮男孩》《时间飞行者》等系列,这些装置分布于PAC的六个点位,将风格奇趣的插画人物融入PAC的开放式社区,营造轻松快乐的街角场景。这一展览并不追求视觉震撼,而是提供一种心理松弛,那些天真恣意的角色仿佛带有治愈的力量,让人们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寻到片刻放松。
这些艺术装置将商业空间重塑为情感连接的场所。你会发现,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表情变得柔和,步伐变得缓慢,甚至消费行为也变得更为从容和愉悦。而上述两家不过是上海商圈艺术化的一部分。曾几何时,这股风潮已经蔓延到多个地标。
花木时光里曾邀请日本艺术家空山基带来标志性的机械姬装置。那具巨大的金属身躯以未来感的造型矗立在广场中央,闪烁的质感让人瞬间移步科幻大片场景。嘉里中心则通过哆啦A梦、Labubu等流行艺术IP的展览,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将潮流符号与消费场景结合,制造了一种全民参与的热闹氛围。
这些例子共同指向一个趋势:商业空间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展陈和营销,正在通过艺术完成一次华丽进阶。这种变化也意味着策展理念的不断更新——中庭一点点成为精神场域,其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从而让商场成为都市人寻找慰藉的角落。
上海是最适合发生这种实验的城市。它的速度与多样性,让艺术与商业的交融不显突兀,反而成为都市精神的延伸。当人们走过这些被艺术拥抱的商业空间时,他们或许不再只是行色匆匆的消费者,而是成为一场叙事的参与者。当艺术不再高悬于远方,而是融入寻常生活的脚步,人们会更多发现,诗意不一定只在远方,也可以在城市、在身边。
栏目编辑:吴南瑶 文字编辑:钱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