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PAM回顾|“我们就在附近:当代艺术与公益组织的实践”展览开幕

更新时间:2025-09-15 18:55  浏览量:1

坪山美术馆外景,2025

2025年9月13-14日,“我们就在附近——当代艺术与公益组织的实践”展览在深圳坪山美术馆4楼、6楼正式开幕。该展览由坪山美术馆、北京险峰长天公益基金会联合推出,顾问胡斐策展人朱雅楠筹划,以人类学家项飙提出的概念“附近”为线索,并置呈现了10组艺术家的创作与9家公益组织的相关资料,希望借此建立一个对话的场域,围绕社会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讨论。

·

·

中华慈善日、深圳慈善月系列活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现场

·

·

“我们就在附近:当代艺术与公益组织的实践”展览开幕现场

9月13日下午,展览开幕仪式暨导览顺利举行,深圳慈善事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刘国玲莅临出席,数百位来自艺术、公益与商业的嘉宾共同见证了展览启幕;14日上午,国内首部临终关怀纪录电影《最后的,最初的》在美术馆五楼影像厅放映,映后现场对谈同期完成;14日下午,参展艺术家与公益组织在六楼九层塔论坛空间联合呈现了以真实案例为原型的现场表演,并围绕“我们与自然的距离”“艺术在社区落地生根”两场沙龙展开更多维度的对话。

坪山美术馆副馆长卢杨丽

坪山美术馆副馆长卢杨丽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我们齐聚坪山美术馆,共同见证“我们就在附近:当代艺术与公益组织的实践”展览的开幕。受刘晓都馆长的委托,我谨代表坪山美术馆,向所有参展艺术家、公益组织、策展团队以及莅临现场的每一位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坪山美术馆始终致力于推动艺术与社会的对话。本次展览不仅是作品的展示,更是一场跨领域的实践交流。我们期待观众通过展览,感受到艺术与公益如何共同回应时代议题,如何通过具体的行动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结。

最后要特别感谢联合主办方北京险峰公益基金会、策展人朱雅楠及团队的努力,以及所有参展艺术家和公益组织的贡献。愿展览成为一个起点,激发更多人对“附近”的关注与行动——因为真正的改变,往往始于我们身边最微小的相遇与关怀。

险峰基金会秘书长李海

险峰基金会秘书长李海在致辞中表示:感谢本次活动的指导单位——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以及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的各位领导。没有你们的支持与指导,险峰基金会恐怕难以在这样“附近”的地方举办如此一场展览,衷心感谢你们!

特别感谢联合主办方——坪山美术馆的全体团队成员。你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才让这次展览得以在如此优秀的美术馆中,以如此精彩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谢谢你们的辛勤付出!

衷心感谢本次展览的顾问胡斐老师、策展人朱雅楠老师。她们从早期就积极参与策划与协调,与我们进行了多轮深入沟通,推动展览一步步落地实现。你们是这个展览真正的灵魂人物,再次向你们表达诚挚的谢意!此次展览的顺利举办实属不易,得益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伙伴和艺术家们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虽然无法在此一一提及每一位的名字,但我想特别强调:正是你们付出的无数心力,才共同成就了这场既精彩、有趣又别开生面的展览。谢谢你们!

策展人朱雅楠为观众导览现场

在开幕式导览环节,策展人朱雅楠深入阐释了参展作品的创作理念,观众跟随她的脚步穿梭展厅,在讲解与交流中获得了更深的理解。本次展览并置10组艺术家的影像创作与9个公益组织的录像资料,呈现两个领域的实践,旨在营造一个交流与对话的场域,展现艺术家及公益组织对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关怀。

《最后的,最初的》电影放映会现场

《最后的,最初的》纪录片映后对谈

对谈嘉宾:张珑言、方树功、李琦、安心、李敏 (从左至右)

开幕式放映邀请观众们一同观看国内首部临终关怀纪录电影《最后的,最初的》,它是一部聚焦“临终关怀”题材的纪录电影,影片讲述了广州几位临终关怀志愿者的故事,他们在面临与死亡困惑相关的人生困境时走近临终关怀,在陪伴临终者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面对死亡,更懂得了陪伴的真正含义,做到了“向死而生”。在片中,匡胜利、许满秀、江文勇、冯雪霞以及更多没有出现名字的志愿者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陪伴临终者体面祥和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陪伴者”和“临终者”互相陪伴、双向成长,最终完成与生命及死亡的和解。

表演嘉宾:曹春智(社会敏感性研发部艺术家)

表演嘉宾:梁伟艳(映诺)

表演嘉宾:武淑清(社会敏感性研发部艺术家)

在开幕式演出中,表演嘉宾通过对话与讲演,再现工厂工人的工作环境与生活处境,探讨艺术如何为日常劳动赋予审美观照,公益又如何为其注入人文温度。艺术家以独白或朗诵的方式,提出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映诺则分享了在真实场景中作为第三方申诉机构,协助工人解决问题的经验;同时艺术家也讲述了他们如何以艺术回应这些现实处境。

本场对谈聚焦于生态议题,从城市公园到山川海洋,探讨自然如何与人类的生计与情感紧密相连。对谈嘉宾们分别从艺术与公益的角度切入,分享艺术如何揭示生态的脆弱与美丽,以及公益实践如何守护环境的可持续,共同探讨如何将生态关怀转化为可感可知的体验。

对谈嘉宾:毕竞、温家怡、王松林、陶镜如、何俊彦、劳丽丽 (从左至右)

本场对谈聚焦于社区作为“附近”最生动的载体,既承载琐碎的日常,也孕育坚韧的生命力。对谈嘉宾们分享了扎根街巷的实践案例,探讨艺术如何成为激发邻里对话、凝聚集体记忆的催化剂,以及艺术与公益如何协作,让陌生的居民转化为熟识的邻里,使共同的记忆与愿景在社区中生根发芽。

对谈嘉宾:胡斐、兰树记、黄励、刘阳、刘晓都 (从左至右)

展览开幕后,坪山美术馆将围绕“我们就在附近:当代艺术与公益组织的实践”陆续推出展览作品介绍文章、展览纪录片,以及与主题相关的公教活动。从不同角度解读展览背后的故事,呈现艺术与公益在现实关怀中的交汇与共振,让公众在观展之外,也能深入理解并参与这场关于社区、生态与社会责任的对话。

我们就在附近:

当代艺术与公益组织的实践

展览时间 2025年8月30日-2025年11月2日

展览地点 坪山美术馆4、6层展厅

指导单位 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

出品人 刘晓都

展览顾问 胡斐

策展人 朱雅楠

策展助理 李若虹

主办单位 北京险峰长天公益基金会

联合主办 坪山美术馆

项目团队 坪山美术馆团队、险峰公益团队、湃制作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