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生•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
更新时间:2025-09-16 09:04 浏览量:2
序言
艺术,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穿越历史的长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艺术家们始终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和无畏的勇气,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场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
“破界”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们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跨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隔阂,融合不同艺术形式与媒介的壁垒,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诠释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规则,更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本质、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这场艺术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充满了未完成的探索与未知的可能性。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他们深知艺术的边界是无法穷尽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点。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赋予了艺术永恒的魅力与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前赴后继,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旨在通过线上展览的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与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将看到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它们或以传统技法为基础,融入现代元素;或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展现传统意蕴;或以跨学科的方式,探索艺术与科技、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融合。这些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艺术的夜空,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激发观众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思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同时,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加入到这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来,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华章。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破界”的艺术之旅,在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林茂生题《破界》
林茂生,1947年生于沈阳,祖籍山东诸城。毕业于沈阳教育学院美术专业,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统一编号:13393),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统一编号:1281)。自幼研习黄宾虹笔墨,后又探索李可染山水。国画注重写实,油画注重印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大展作品有:
铜奖:
2003年国画《赛牦牛图》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美术书法作品展”获铜奖(展号162);
优秀奖:
2002年中国画《爽秋》在“2002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获优秀奖(展号144);
1999年油画《丛中笑》在建国50年辽宁美术创作成就展获优秀作品奖
入 选:
2002年油画《春雪》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入选(展号143).
2009年国画《朝阳》“感恩重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入选(展号252)。
1999年国画《孔子川上行》在“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大展”获入选
1999年国画《孔子观瀑图》在“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大展”获入选
1999年国画《静泊山中响泉》在“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大展”获入选
1999年国画《芦荡虎啸》在“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览”初评入选。
1999年国画《家乡月圆》在“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览”初评入选。
2012年线描《春雪》在“全国第三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初评入选(编号倒2)。
2012年国画《春》在“美丽家园魅力新疆第七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一一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初评入选(编号117)
2012中国画《朝阳一-汶川的记忆》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七届全军美术作品展”初评入选。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