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北京举办评书表演艺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训

更新时间:2025-09-16 18:01  浏览量:2

近日,“北京评书表演艺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训”项目在京收官。该项目聚焦新时代文化使命,以系统性、专业化培训机制,探索传统曲艺与现代传播融合新路径,为北京评书艺术的活态传承与创新注入了青春力量。

据介绍,该项目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中国曲协评书评话艺术委员会指导,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合作支持。

项目成果汇报演出与专题座谈会在老舍茶馆举办,全面呈现了培训期间的理论教学成果与艺术创新实践。三场演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展现了青年学员扎实的艺术功底与鲜明的时代气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墨西哥籍学员美洁演绎传统段目《康熙买马》情韵俱足,体现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深厚魅力;学员赵艺涵、刘宇仁创新编演《一次心灵的对话》,以现代叙事重构英雄故事,情感真挚、发人深省;集体节目《一声醒木敬前贤》以庄严的仪式感致敬单田芳、袁阔成、刘兰芳、连丽如等艺术大家,彰显了年轻一代对传统的敬畏与接续传承的担当。

该项目特邀一批艺术大家和学界领军人物参与授课。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先生观看汇报后激动地表示:“评书艺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是曲艺事业最大的幸事。”她勉励学员坚守人民立场,说好中国故事,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曲艺工作者。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指出:“北京评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在守正中创新、于传统中生长。”他鼓励青年人才勇担使命,让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

教育部原语用司司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姚喜双从政策与理论高度充分肯定本项目。他强调,该项目是国家文化战略在高校领域的生动实践,有效推动了评书艺术与播音主持学科的深度融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育人范式。

项目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赵若竹老师主持座谈会暨结业仪式。与会师生与来自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高校、院团的专家代表围绕“评书艺术的当代价值与教育路径”展开深入研讨,为北京评书的人才培养和曲艺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