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老”的电影皇帝-艺术家赵丹书画的收藏之趣
更新时间:2025-09-17 11:13 浏览量:1
赵丹先生原名赵凤翱,青年时期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攻读绘画,本该沿着画家的道路继续前行,却因一次艺术理念上的较量,毅然转身。
他迷上了戏剧,并在校庆舞台上执导针对艺术观的“对台戏”,因而得罪师长。既然画家的路似乎已断,他索性以“丹”为名—喜红色,崇进步,把“坚持前行”视为座右铭,从此走上表演艺术之路。
赵丹(1915-1980)
设想如果当年赵丹没有踏出那一步,中国近现代艺术史或许会多一位卓然不群的大画家,却必然少了那个能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情感体验与中国戏曲程式化表达融会贯通,在银幕上塑造“李时珍”和“林则徐”的灵魂人物。
今年,正值赵丹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作为新中国电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他不仅以精湛演技影响了几代观众,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不懈的艺术追求,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而今,我们以书画为媒,再次走近赵丹—感受他笔墨间的真率与胸襟,体味他艺术生命的另一重辉煌。
在拍摄《李时珍》的外景地,祖国壮丽秀美的山川又勾起了赵丹先生的画兴。从那以后,不论外景多么繁忙,他总要以笔墨抒怀,留下动人丹青。赵丹的书画取材广泛、意境多元,或洒脱奔放、或明朗热情,既有文人雅趣,又有豪迈胸襟,备受书画界重视。正是因为其不可复制的明星价值,使得他的一言一行、一笔一画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承载着特殊的文化分量。
赵丹先生演绎生涯剧照
LOT 7518
李燕(b.1943) 大篆致赵丹箴言
镜心 水墨纸本
64×129cm
释文:丹心一片昭日月,丹青万笔耀人间。
款识:献给卓越的人民艺术家,赵丹同志。岁在庚申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十一日,杨沫同志嘱为代书,李燕记。
钤印:锲而不舍(朱)、李燕写意(白)
说明:上款人为赵丹。
作者介绍:李燕,(b.1943)生于北京,字壮北,祖籍山东省高唐县,为李苦禅之子。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李苦禅纪念馆、艺术馆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LOT 7517
黄永玉、颜文樑、黄幻吾、应野平、朱屺瞻等合作 为黄宗英绘艺术长青图
镜心 设色纸本
69×138cm
向上滑动阅览
题识:1.生命是短的,艺术是长的,颜文樑。2.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八日,参观赵丹同志遗作展览,朱屺瞻、陈秋草、黄幻吾、黄永玉、韩尚义、应野平合作;张瑞芳、秦怡、孙瑜、赵景琛、赵左蔡耕、李润之、张万春在旁督画,为宗英同志留念,应野平题。钤印:颜文樑(朱)
说明:上款人“宗英”为黄宗英。
黄宗英(1925-2020),中国著名演员、作家、编剧,生于北京,1948年元旦与赵丹结为夫妻。1950年主演《武训传》,展现深厚表演功底。1950年代起转向创作,1965年进入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注文学。1980年代,她的报告文学《大雁情》《桔》两度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以敏锐视角记录时代。晚年笔耕不辍出版《半山半水半书窗》等散文集,文风隽永。2019年获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一生横跨影坛与文坛,既是表演艺术家,亦是扎根生活的书写者,留下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印记。
作者介绍:
1.朱屺瞻(1892-1996),号起哉,二老民,室名梅花草堂、癖斯居,江苏太仓人。山水大气磊落,花卉以韵为主,不重形似,酣畅淋漓。亦善人物瓜果。为中国美协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泠印社社员。
2.黄永玉(1924-2023),湖南凤凰人。著名画家,曾任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顾问等。代表作有《春潮》《百花》《人民总理人民爱》《阿诗玛》等。出版有《黄永玉画集》《黄永玉湘西写生集》《黄永玉木刻选集》《太阳山下的风景》等。
3.陈秋草(1906-1988),又名,号犁霜、实斋、风之楼主,又号劲草,室名风之楼,浙江鄞县人。建业于上海美专。1955年任上海美术展览馆馆长。擅花卉、鱼虫及人物,作品笔墨秀润,意境隽逸,情趣妙生。
4.黄幻吾(1906-1985),名罕,字幻吾,以字行,号僧,晚号罕翁,广东新会人。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协理事。海上名画家之一。
5.应野平(1910-1990),初名端俊,改名俊,以字行,一字野萍、野苹,浙江宁海人。工山水,擅书法,精画论,注重写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上海书协名誉理62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海上著名画家。
6.韩尚义(1917-1998),浙江上虞人。擅长电影美术、漫画。曾就学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美术教师进修班,1938年考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美术科。1940年转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开始从事电影美术设计。后转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为多部影片进行美术设计,其中《子夜》获得第二届金鸡奖最佳美术设计奖。
7.颜文梁(1893-1988),字栋臣,江苏苏州人。著名美术教育家、油画家,颜元子。曾任浙江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协艺术顾问、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文史馆馆员。
除却荧幕形象,赵丹先生在书画领域同样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他的笔墨气象与银幕风采相互辉映,既有文人风骨,又见豪情逸韵。“大起大落有奇福,两度囹圄发尚乌。酸甜苦辣极变化,地狱天堂索艺珠”,赵丹先生以一首诗写尽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的才华绝不仅限于电影,他生性聪慧多能,自幼涉猎广泛:学过拳术,演过“双簧”和魔术,写过小说与散文,而书画更是贯穿其一生的重要精神寄托。在上海美专时期,即师从黄宾虹、潘天寿、郑午昌等艺术大家,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尤其醉心于山水画和花鸟。纵使一生醉心于戏剧,走上了表演道路,但却从未放下画笔。他生前曾在上海举办过一次个人书画展之外,后于浙江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都举办纪念展览,反向斐然。
LOT 7501
赵丹(1915-1980) 南极仙翁
立轴 设色纸本
67×34.5cm
出版:
1.《赵丹书画选》第4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2.《赵丹画楫》,第14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3.《纪念中国电影赵丹90诞辰 赵丹画传》第172页,中国文艺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2008年。
4.《天下都乐—一代电影大师赵丹》第274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
5.《橘》第8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展览:“不服老 / 赵丹书画作品展”圣佳艺术空间·上海,2023年6月。
LOT 7503
赵丹(1915-1980) 金鱼水仙
立轴 设色纸本
47.5×48.5cm
出版:
1.《赵丹书画选》第8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2.《纪念中国电影赵丹90诞辰 赵丹画传》第165页,中国文艺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2008年。
3.《天下都乐—一代电影大师赵丹》第272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
展览:“不服老 / 赵丹书画作品展”圣佳艺术空间·上海,2023年六月。
LOT 7506
赵丹(1915-1980) 螃蟹水仙
立轴 设色纸本
68×45cm
出版:《赵丹书画选》第1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展览:“赵丹书画遗作”,中国美术馆,1980年11月。
LOT 7514
赵丹(1915-1980) 月季
立轴 设色纸本
135×38cm
出版:
1.《赵丹书画选》第47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
2.《纪念中国电影赵丹90诞辰 赵丹画传》第167页,中国文艺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2008年。
3.《天下都乐—一代电影大师赵丹》,第273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
此批拍品中有一盒赵丹先生使用过的毛笔,更让我们以器物为媒介,从字里行间触摸这位艺术家最真实的一面。在今天回望赵丹,我们会发现,他不仅是那个闪耀在银幕上的巨星,也是一个用笔墨为生命作注的艺术家。
LOT 7522
赵丹(1915-1980)1962年赴日《屈原》演出日本“前进座”众观众致谢签名、黄宗英题印蜕及赵丹自用楠木笔盒及毛笔
镜心、水墨纸本、设置纸本
尺寸不一
(山水、1962年赴日《屈原》演出日本”前进座”众演员致谢签名一帧)
说明:
20世纪50、60年代,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在日本改编后,由“前进座”剧团数次公演,并在中日之间展开交流、讨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在战后日本民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中日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正面作用。1962年赵丹先生赴日演出郭沫若笔下的屈原,他曾于1953年公演过,这次赴日,也将屈原的形象,永远地留在了日本。本件山水画作背面为赵丹先生以及相关人员签名,是日本民众记录重要事件的常见形式。所以这件赵丹笔下的山水背签,不仅是当时相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不远处中日友好的见证,也是赵丹演绎“屈原”这一崇高的历史人物形象的见证。
1962年赴日《屈原》演出
日本“前进座”众演员致谢签名一帧
黄宗英手迹
赵丹先生与妻子黄宗英女士伉俪情深,黄宗英女士陪伴着赵丹先生走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程。他病逝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等权威机构联合举办“赵丹书画遗作展”,足见其艺术影响之深远。几乎当时所有的中国文化界名人(巴金、矛盾、夏衍、曹禺、吴祖光、张瑞芳)等都发表了悼文。赵丹本人在遗嘱中写下:“艺术家在任何时候都要给人以美、以真、以幸福。”他以真诚与执着,将“美、真、幸福”留在人间,他的书画不仅仅是收藏一幅作品,而是收藏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温度。
赵丹先生在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