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金石融情——吴昌硕的艺术人生
更新时间:2025-09-17 10:43 浏览量:1
讲座回顾 | 金石融情——吴昌硕的艺术人生
吴昌硕
美东时间2025年9月13日晚(北京时间9月14日上午),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师吴昌硕先生曾孙、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执行馆长吴越先生以“金石融情——吴昌硕的艺术人生”为题,在线为纽约华美人文学会带来了一场艺术盛宴。作为吴昌硕艺术精神的传承者与研究者,吴越先生结合家族记忆与翔实史料,为听众呈现了一位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一代宗师的传奇人生与不朽成就。本次讲座吸引了来自中美两地的众多学者、艺术爱好者和文化机构代表参加。
值得一提的是,讲座举行的当天,正是吴昌硕诞辰181周年的次日,因而格外具有纪念意义。
吴越先生讲座中
吴越先生首先介绍了吴昌硕的学艺历程、作品风格与艺术成就。1844年,吴昌硕出生于浙江省安吉县。他自幼热爱金石书画,尽管历经战乱,却始终胸怀艺途。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他曾徒步前往杭州、湖州、苏州、上海和常熟等多地寻师访友、苦心求学。在艺术创作上,吴昌硕主张“金石书法”和“书画同源”,他在创作中将诗、书、画、印融会贯通,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金石韵味。同时,他大力推动海派书画艺术“从高原走向高峰”。1913年,在西泠印社成立十周年之际,年届七十的吴昌硕在上海出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前十年未设社长),奠定了其在书画界的领袖地位,同时确立了海派书画在全国的重要位置。
吴昌硕的篆刻作品
吴昌硕的自刻宝砚
吴越先生详细介绍了吴昌硕的自刻印章、宝砚和大量诗稿与书画作品。吴昌硕提倡“食金石力,养草木心”。他的艺术作品不仅技艺精妙,而且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陈半丁、陈师曾、钱瘦铁、沙孟海、潘天寿、刘海粟、齐白石、梅兰芳和荀慧生等一批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和艺术大师都受其熏陶与影响。吴昌硕还曾向早稻田大学赠送书法作品《道德文章》,并为波士顿美术博物馆题写匾额《与古为徒》,这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近年来,“铁笔生花——故宫博物院藏吴昌硕书画篆刻特展”“吴昌硕诞辰180周年日本特展‘吴昌硕的世界’”“化古为新·雄甲辰——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特展”“海上明月·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和安吉首届吴昌硕艺术国际论坛等重要展览与活动相继举办,充分展现出吴昌硕艺术作品在海内外的深远影响力。
吴昌硕的诗、书、画、印
随即,吴越先生以“雄”“强”“爱”为关键词,从民族雄起、国家富强与大爱无疆等角度阐释了吴昌硕的崇高品质、艺术精神与家国情怀。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吴昌硕爱国报国、投笔从戎。他曾写诗悼念丁汝昌:“海军未复谁雪耻?愤失海权蹈海死。呜呼吾国多烈士,精卫衔石沧溟填。”吴昌硕始终践行着他的领袖担当、社会责任和艺术使命。他创办豫园书画善会来募集慈善物资,主持募赎“汉三老碑”以避免国宝外流,作《五卅祭》并义卖捐资来声援五卅运动,绘《流民图》义卖以赈济灾民,为《小说月报》作封面画以促进海派文学艺术发展,并且积极投身到支持辛亥革命、支持创办浦东中学和筹款建造东方医院等各类社会活动之中。
在讲座互动环节,吴越先生悉心解答了听众们的提问,详尽阐释了吴昌硕在诗书画印上的创作技法与艺术心得。许多听众表示收获良多。联合国工作人员周廷华说:“感谢华美人文学会在此良时邀请吴先生分享!让我们看到不止诗书画印四绝的吴昌硕先生,更有慈善救国人道主义援助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在我家乡上海。”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何红一说:“吴越先生以大量珍贵史料、艺术作品与家族记忆,生动还原吴昌硕从困顿青年到艺坛宗师的奋斗历程,剖析其艺术风格的独特成因与历史地位。作为家族后人,吴越先生不仅继承了吴昌硕艺术精神的薪火,更以研究者与讲述者的双重身份,为观众呈现这位‘诗、书、画、印’四绝全能大师的传奇人生与不朽成就。”
讲座最后,吴越先生欢迎海内外的朋友走进上海和浙江各地的吴昌硕纪念馆,亲身感受大师艺术的风采与精神。
本次讲座的回放视频已上线华美人文学会的YouTube频道,方便更多观众观看与学习。
一代宗师吴昌硕的艺术精神与爱国情怀,将会在今后的文化艺术交流中继续得到传承与发扬。
安吉吴昌硕故居
上海吴昌硕纪念馆
西泠印社吴昌硕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