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艺术圈的“寒冬”:当文化预算遭遇大砍刀,艺术家何去何从
更新时间:2025-09-17 17:37 浏览量:1
几个月前,当柏林市政府正式通过了那项"史无前例"的决定时,整个艺术界都炸了锅,这个决定将直接影响到数千名艺术家的生计,也让这座曾经被誉为"欧洲文化心脏"的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但真正让人震惊的,还不仅仅是数字本身。
2024年12月19日,柏林市政府正式批准了那项备受争议的预算削减计划:削减文化预算1.3亿欧元,占整体文化预算的12%。
这个数字看起来可能不太大,但要知道,文化预算本来就只占柏林总预算的2.5%,现在却要承受如此大幅的削减。
这场"文化寒冬"来得突然又残酷,预算削减的消息是在11月19日公布的,给剧院、博物馆和其他艺术机构留下的准备时间少得可怜,很多机构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具体会被削减多少资金,只能等到明年1月才能得到确切答案。
KW当代艺术中心的主任艾玛·恩德比直言不讳地说:这太短视了。在柏林,文化只占整体经济的2%左右,但他们要削减我们10%到50%的预算。
这家机构已经开始感受到压力,不得不停止续签部分员工合同,削减公众参与项目。
更让人心痛的是那些具体的损失,每月第一个周日的免费博物馆日项目被取消了,12月1日成了这个项目的最后一天,这个项目本来让普通市民有机会免费参观柏林的80多家博物馆,现在却成了预算削减的牺牲品。
视觉艺术家们的处境更加艰难,柏林工作室项目的预算从2400万欧元削减到1200万欧元,这意味着将有近300个艺术家工作室面临关闭,而管理这些工作室合同的Kultur Räume Berlin公司,更是被安排在2025年完全解散。
一些专门服务边缘化群体的文化项目遭受了更严重的打击,Berlin Mondiale这个为移民和寻求庇护者提供文化服务的项目,资助被完全取消。
位于新科伦的多元文化中心Oyoun,在拒绝取消一个支持巴勒斯坦的犹太组织座谈会后,也被迫关闭,将在2025年搬离现址。
面对这样的状况,柏林的艺术界并没有坐以待毙,"柏林是文化"联盟组织了大规模示威活动,收集了超过11万人的签名抗议。
11月29日,大约2500人聚集在柏林市政厅外,然后游行到勃兰登堡门,这场被称为"葬礼游行"的抗议活动中,很多参与者都穿着黑衣,象征着柏林文化的"死亡"。
柏林市长凯·韦格纳为削减辩护,称这是确保柏林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但批评者指出,这些削减的资金并没有消失,而是被重新分配到了其他地方,比如警察预算的增加,更讽刺的是,柏林同时投入1.88亿欧元用于拆除和重建雅恩体育场。
这种做法让很多人感到愤怒,柏林艺术大学的学生发表声明说:作为未来、社会凝聚力和这个国家民主结构的负责任和核心参与者,我们值得为之奋斗,应该得到各种形式的支持。
柏林艺术界面临的问题不只是预算削减,过去十年里,房租上涨了150%,每年有多达350个艺术工作室因为成本上升和开发项目而关闭。
著名的Uferhallen工作室复合体虽然在2017年被私人投资者收购后引发担忧,但通过艺术家和政府的合作,暂时保住了150名艺术家的工作空间。
即便如此,生存压力依然巨大,就像一位艺术家所说的,"大家都说要离开,但最终没人离开。"这或许说明了柏林对艺术家的独特吸引力,即使条件变得更加严酷。
虽然柏林的艺术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家们的韧性不会轻易被打败。
预算削减或许会让一些机构暂时受困,但也可能催生新的创作模式和合作方式。
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往往在逆境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柏林的艺术故事还在继续,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讲述。
信源:
ARTFORUM艺术论坛 2024.12.26 柏林不顾抗议削减1.3亿欧元文化艺术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