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小故事|81岁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说书为何能“一字不差”?
更新时间:2025-09-17 20:54 浏览量:1
刘兰芳在其从艺60周年暨《岳飞传》播出40周年专场演出现场表演精彩节目 中国艺术报记者赵志伟 摄
编者按 以各种艺术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时代故事、百姓故事的艺术家,他们自身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些故事会带来什么启示?自本期起,本报推出“ #艺术家小故事 ”专栏,以生动的笔触、鲜活的场景、真实的情感、短小的篇幅,为您讲述艺术家们的小故事。故事虽小,大有可观。透过这些小故事,将真切感受到艺术家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自觉追求。
知乎上曾有人问,说书人在表演中是怎么做到一字不差的?网友回答:都是按照说书稿念的。也有网友不同意,说:我觉得是不断练习的结果。事实究竟怎么样?
不久前,第五届东北地区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举行,81岁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受邀参加“送欢笑”专场演出,献上一段评书表演《康熙买马》。刘兰芳的表演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活灵活现地将一匹“懂事”的好马良驹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一如既往大受欢迎。记者心想,她自小学艺,1959年考入辽宁鞍山曲艺团,至今从艺66年,说过那么多书,难道都记得?
演出结束,次日返京。途中,偶遇刘兰芳。记者忍不住隐藏心中许久的好奇,问道:“每次演出前,您会看看台本重温一下吗?”“不用,心中默念下就行。”她的回答语气温柔,却不容置疑。
“真的假的?”记者心底再三追问,犹豫着并没问出口。正想着,“这曹操雄踞北方,手下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之争锋……”刘兰芳的评书便脱口而出,真切入耳。中转路上,人声嘈杂。刘兰芳旁若无人地沉浸其中,为记者娓娓道来一段刘备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说者沉醉,听者入迷,以至于不知不觉竟走过了闸机。好在时间还算充裕,我们赶忙重新办理登机手续。
“下班之后,我看书、写书,利用节假日录书。”刘兰芳不止一次动情地说:“按道理,到这岁数,背稿费劲了,吃老本得了吧,可为什么还要背?感恩国家、感恩社会。”2024年12月,她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可谓名副其实。
“你要知道,只要学习就会有进步。”刘兰芳这样说,也始终这样做。她的话,也解开了网友的疑问:始终用心学习,正是“一字不差”的前提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