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构建“情技韵”校地协同模式 培育艺术乡土人才

更新时间:2025-09-18 04:00  浏览量:2

转自:光明日报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艺术人才为目标,历经十年探索,构建了“情—技—韵”三阶融通、校地协同的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乡土情感缺失、技艺传承断层与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形成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新路径。

情感筑基:深植文化根脉,唤醒乡土认同。学校坚持情感培育为先导,通过开设“专业采风”等田野课程,组织师生深入村落采集艺术元素、参与民俗实践,构建“一村一档案”文化数据库,完成24个村落文化建档。依托“桑梓共生”驻点实践平台,推动学生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创作,实现从“下乡者”到“共建者”的身份转变,显著增强学生对乡土的情感认同与服务意愿。

技艺赋能:重构课程体系,贯通传统与现代。学校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构建“双师三场域”教学模式,聘请38位非遗传承人和81位企业导师作为产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协同开展工场、工坊、工地“三场域”教学,将炎陵山歌、醴陵陶瓷等非遗项目融入课程。通过“传统技艺+数字技术+乡土应用”综合实训,推动学生实现从技艺掌握到创新应用的跨越。学生作品“荫泉村山茶油包装设计”等直接应用于地方文旅产品,有效促进技艺活态传承与当代转化。

韵致活化:深化校地协同,提升服务实效。学校构建“需求—教学—评价”协同育人闭环,建成“乡创产业学院”“乡创数字学院”两大实体平台。通过“三联三融”模式,联合行业、园区与企业,融合非遗、科技与乡村产业。超过80%的毕业生深度参与文旅开发、电商直播、民宿设计等多元业态,实现专业知识从“学”到“用”的转变。

成效显著:育人成果丰硕,辐射效应广泛。自该模式实施以来,艺术类学生获省级奖项158项,就业率连续超过92%,对口率达78%,返乡创业率提升30%,多项学生项目产生经济效益超千万元。教师团队获评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项目,建成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0门,出版专著教材14部,承担省市级相关课题23项,育人经验被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并推广至25所高职院校。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情—技—韵”培养模式,拓展校地协同,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培养更多高素质艺术乡土人才。(彭良平 周芝萍 王辉平)

场馆介绍
天桥艺术中心,最大的剧场1600个座位,可以承接大型歌舞晚会、音乐剧等;戏剧剧场有1000个座位,主要承接戏曲、儿童剧等;400个座位的小剧场则以上演话剧为主;此外,还有一个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可以进行小型演出...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市场斜街
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