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观察】金融助力“票根经济”
更新时间:2025-09-18 07:57 浏览量:1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2025年暑期,广东佛山银河左岸音乐节凭借8万乐迷的参与,带动禅城区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1.37%,过夜游客增长14.92%。这场音乐狂欢的背后,一张演出门票不仅成为入场凭证,更串联起南风古灶免票、商圈餐饮折扣等跨场景权益。这种以票根为纽带、打通消费链条的“票根经济”,正从地方实践升维为全国性消费增长范式。
票根经济核心在于打破行业壁垒,将单次消费转化为全域流量。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大展期间,观众凭展览票根可在南京路商圈享受购物、餐饮、停车等联动优惠,带动周边消费比例达1∶30。这种“一票多用”模式,本质是将票根从物理凭证升级为消费生态的入口。济南刀郎演唱会期间,山东景区凭演唱会门票推出折扣,跨城观演乐迷消费转化率达68%;成都世运会整合赛事、演出、展会等六大类46项票根资源,形成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闭环。
当前,票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挑战。部分城市过度依赖财政补贴导致市场化机制缺失;跨行业数据共享不足制约精准营销;文化IP植入浅层化影响长期吸引力。对此,需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利益共享”的可持续模式,如北京服贸会期间,六大商圈200家商户通过票根资源包实现客流共享,政府则通过税收优惠、数据授权等方式降低企业参与成本。
与此同时,金融支持可以成为助力构建消费生态的“毛细血管”。金融机构的深度参与,为票根经济注入可持续动能。工商银行通过信用卡体系,在文旅、文娱、出行场景中提供购票折扣、满减优惠、提前入园礼遇等权益,2025年上半年拉动相关消费超百亿元。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打通票务平台与银行APP数据,在电子钱包设立“票根专区”,归集用户跨场景消费记录,实现数据中台整合;基于票务消费数据,联合餐饮、住宿企业推出定制化套餐,如凭演唱会门票可享“酒店+接送+晚餐”组合优惠,实现用户图谱精准营销。
“票根经济”能够凭借一张票根撬动一座城市的消费活力,做到“离场不离消费”,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
未来,“票根经济”也将串联起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万亿级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