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代华绘画艺术——沂蒙山情的花鸟世界
更新时间:2025-09-18 08:31 浏览量:1
一枝一叶皆有神韵,一花一鸟俱显灵动,戚代华的画作让我们看到了沂蒙山的灵魂与生命力。
在中国当代花鸟画领域,戚代华是一位以沂蒙山地区特色花鸟为主题,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和笔墨语言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扎根于家乡山东沂蒙的沃土,将自然之美与情韵之美融为一体,创造出既传统又现代的花鸟画风格。
细品戚代华画作,如饮醇酒,如品名茶,形神兼备中流淌着谧静清新的自然之气。
戚代华(又名戚岱华),是一位从山东沂蒙老区走出的杰出花鸟画家。他1957年出生于山东临沂沂南县,1979年考入临沂师范美术系,从此步入丹青世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并在多家艺术机构担任要职。
他的作品多次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大型画展并获奖,被北京荣宝斋、中国文联出版社等权威机构出版和个人画集多部。
壹 艺术特色:清新淡雅中的形神兼备
戚代华的花鸟画作品,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在他的画中,见不到火气与霸气,没有俗气与匠气,扑面而来的是淡雅中透着清新,谧静中含着真情。
这种风格的形成,源于他重视花鸟画的抒情性,通过艺术造型甚至必要的变形夸张,对聚散、疏密、黑白、浓淡的精心安排,实现小中见大,藏而益露的艺术效果。
他笔下的花鸟世界,色墨相宜而不相掩映,既有墨的古厚,又有色的清雅,达到了写意花鸟画色彩运用的高境界。
贰 创作理念:师法自然与中得心源
戚代华的艺术创作坚持“三位一体”的原则:民族的、时代的、生活的,并努力做到真实的、善良的、美好的。这一理念体现在他对沂蒙山区的深厚感情和对艺术执着的追求中。
他重视写生,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到山间田野采风,观察寻找大自然的原汁原味。在他的画室里,积攒的写生画稿有数千幅之多。
戚代华曾说:“每一幅作品所表现对象,其形须了然于心,在于常年的观察,对事物的理解,同时注重对事物的概括和提炼。”
叁 笔墨意象:沂蒙风骨与地域情怀
戚代华的作品深深地扎根于沂蒙沃土。他将沂蒙山区特有的花卉草木作为自己绘画创作的主题,老干新枝的石榴、迎风傲霜的秋菊、成群结队的山里红,这些元素经常出现在他的画作中。
在他的笔下,那些不知名的小野花朵、酸枣、山楂、柿子、棠梨儿、山菊花,都被赋予了艺术的魅力,各尽其态,尽得其神。他笔下的沂蒙春天生机盎然,五彩斑斓;笔下的沂蒙秋天,野山秋意浓,花果红似火。
肆 学术传承:与传统对话和现代融合
戚代华的艺术成就得益于他对传统的深入研究。他遍临宋元明清等各代花鸟画大师的作品,尤其重视海上画派领军人物任伯年的作品,同时也借鉴潘天寿的创作精神。
他在临沂教育学院学习期间,深受著名画家王小古先生的影响,不仅聆听他的课,还多次观摩其示范作品,领悟作品背后的古意。这使得戚代华的作品传承了中国美院潘天寿的教学体系,沿着诗书画一体化方向发展。
伍 艺术成就:从沂蒙山区走向国家级殿堂
戚代华的艺术成就获得了广泛认可。他的作品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北京2000年奥林匹克第一届国际绘画书法艺术大展青年组优秀奖,文化部主办“迎接97香港回归”全国书画大赛花鸟组银奖。
他还入选了中国美协主办的“中亨杯”国土情民族魂澳门回归书画摄影大展、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展等多个重要展览。北京荣宝斋收藏并出版了《荣宝斋画谱·戚代华专辑》(总序号第五二五集)。
戚代华笔下那些取材于山花野果、游曳于自然之中的山花野鸟,都在追求纯净自然的个性,崇尚不从俗更不媚俗的画风 。在他的画中变成了抒发情感的载体。他画中那体态各异的小鸟,灵透生动,笔墨洗练概括,造型夸张独特。
戚代华以其扎实的功力、勤奋的创作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花鸟画领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成为了从沂蒙老区走出的代表性画家。
他的艺术世界充满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那些老干新枝的石榴、迎风傲霜的秋菊、成群结队的山里红,或月下、或黄昏、或雨中,五彩斑斓、绚丽多姿、各尽其态。
这正是戚代华艺术的魅力所在——将自然之美与情韵之美完美结合,给人们无限畅快而又温馨的感受。他的艺术成就证明了地域文化对中国绘画的重要价值,也为当代花鸟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正如评论家所说,戚代华“不愧为一位沂蒙老区走出的沂蒙画派画家”。
——路忠银/撰文
2025年9月16日
戚代华,山东临沂人。毕业于临沂师范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临沂市美协理事、临沂国画院首席院士、北京南海画院特聘画家,北京国韵文化书画院特聘画家。
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奖,参加全国当代花鸟画一、二、三、四、五、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邀请展,出版个人画集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