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有戏”!六位青年艺术家演绎传统与现代的东方美学对话
更新时间:2025-09-18 14:26 浏览量:1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蒋新卉 记者 冯喆)9月16日,由观山艺术馆策展、唐山美术馆(唐山画院)承办的“有戏——当代青年水墨艺术家六人展”拉开帷幕。展览汇聚李天锁、任仲志、白珂、王瑞真、张艳、李骏逸六位青年水墨创作者,以笔墨为桥,在传统水墨的框架下融入当代审美与思考,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东方意蕴与现代精神的艺术盛宴。
唐山美术馆。
“有戏”之“戏”,并非具象的戏剧情节,而是水墨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戏剧性”突破。六位艺术家摒弃传统水墨的固有程式,以各自独特的视觉语言,在虚实相生的笔墨间,展开对自然、记忆与精神世界的叩问,让古老的水墨媒介焕发新生。
“有戏——当代青年水墨艺术家六人展”展览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冯喆 摄
李天锁以“寒山雪景”为创作母题,用简素笔墨勾勒枯树、山影与雪色,将北国雪景的静谧凝练成诗性表达,在空灵画面中传递对故土的眷恋与对自然本真的礼赞;任仲志则聚焦水墨的媒介张力,以黑白皴擦、晕染的层叠效果,解构传统山水范式,融入西方造型意识,在虚实博弈中探索水墨的更多可能;白珂的作品带着冷逸的抒情气质,通过山水的抽象化处理与画面布白,构建出“可游可居”却又暗藏哲思的意境,让观者在留白中与创作者的情感共振。
正在观展的市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冯喆 摄
王瑞真善于用淡墨晕染复刻“记忆的褶皱”,老屋瓦檐、山岚雾气在氤氲墨色中化作精神故土的隐喻,在虚实交织中打捞被遗忘的日常;张艳以禅意内观的视角,将枯萎瓜果、斑驳陶罐等日常碎片转化为精神符号,通过笔墨张力展现物象的原始生命力,暗含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李骏逸则摒弃技巧炫耀,以稚拙线条与跳跃造型传递人性本善与温暖,用质朴天真的表达消解文化禁锢,尽显女性创作者的细腻与韧性。
正在观展的市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冯喆 摄
此次展览中,六位艺术家虽风格各异,却共同指向水墨艺术的当代革新——传统并非静止的“标本”,而是可不断生长的“基因”。当古典笔墨与现代意识碰撞,水墨不再局限于对自然的描摹,更成为承载精神思辨、表达当代情感的载体。
“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市民有机会接触和欣赏当代水墨艺术,培育深厚的文化土壤,进一步提升市民艺术鉴赏水平。”唐山美术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展览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到水墨也可以如此当代、多元性。让更多人关注、讨论甚至热爱水墨艺术,激发更多创新与突破,形成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良性循环。
展览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冯喆 摄
“作为展现青年水墨创作者探索成果的平台,‘有戏’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感受当代水墨魅力的窗口,更彰显了青年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唐山美术馆副馆长郭薇告诉记者,“有戏”的六位书画家以现代胸襟重构东方美学,将古典艺术语素转化为契合当下审美的表达,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深度对话。观众可以在展览中,读懂水墨艺术在当代的无限生机与东方美学的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