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 “科技艺术家”?添可再添 “科学家” 标签,野心藏不住了
更新时间:2025-09-18 17:30 浏览量:1
2025年IFA展上,添可扔出了个“大炸弹”,芙万“科学家”系列洗地机。
这东西带着“磁敏动态速干”“11厘米薄机身”这些新花样,一下把智能清洁家电行业的目光全吸了过去。
这波操作不光是发个新品那么简单,更像是给陷入僵局的行业敲了记警钟。
清洁家电这两年确实火,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这类家电的零售额涨了不少,洗地机更是其中的主力。
商场里的洗地机柜台,销售人员张口就是AI语音控制、多场景模式切换,听着特高级。
但买回家的用户却有苦说不出,我身边就有朋友抱怨,自家洗地机功能列了一长串,可拖完地总留水渍,踩一脚全是印子。
还有人说沙发底、柜底这些低矮地方,机器根本伸不进去,只能自己蹲地上用抹布擦,本来买机器是图省事儿,结果反倒添了麻烦。
这问题出在哪儿很明显,多数品牌都在拼参数、堆功能,就像比赛谁的“技能包”更全。
但用户真正要的,是把地拖干净、没死角、用着顺手这些基础体验。
有份报告里说,超过一半的用户对洗地机的基础功能不满意,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行业里得有人站出来破局,添可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它去年拿了全球洗地机销量第一,在国内更是连续五年又卖得多又卖得好,还牵头定了四项行业标准,由它来推动改变,算是水到渠成。
添可这次的“科学家”系列,确实没让人失望,它没跟着玩功能堆砌,而是实打实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个“磁敏动态速干”技术,机器里装了个超敏感应器,能立马察觉用户推拉的速度。
往前推的时候,刮条抬起来,滚刷放水强力去污,往后拉的时候,刮条赶紧压下去,把水渍刮得干干净净。
本来想这可能是噱头,但实际用下来发现,拖完的地很快就干了,再也不用小心翼翼躲着走。
11厘米的极薄机身更是解决了清洁死角的大问题,这机身能180度躺平,沙发底、床底都能钻进去。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说,这用了模块化的高集成设计,在结构上是个大挑战,有点航天工程“高功能密度”的思路。
对普通用户来说,这意味着家里再没有擦不到的角落了,更有意思的是跨领域技术的应用。
机器的一键增压爆喷功能,用了和火箭发动机相似的流体力学原理,水流能精准冲击顽固污渍。
360度AI助航技术则模拟了汽车差速器,不管往哪个方向推都特别省力,躺平模式下还能通过APP遥控清洁,跟“无人驾驶”似的。
除了清洁力,健康方面也下了功夫,复合电解水技术能把自来水变成活性氧,既能杀菌又能除味。
以前洗地机用久了容易有异味,现在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对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特别友好。
值得一提的是,机器还延续了添可一贯的美学设计。
这次走的是赛博未来风,机身线条、霓虹光效都挺时尚,摆在不同风格的家里都不突兀。
本来家电就是家居的一部分,这样的设计才算真正做到了“为家而设计”。
如此看来,添可推出“科学家”系列,背后是一套完整的战略布局。
它不是只盯着单个产品的升级,而是靠精密制造、极致创新和美学设计这三招,走出了不一样的路。
和其他品牌“用户提需求才改进”的模式不同,添可更擅长挖掘用户没说出来的需求。
在大家都在比吸力大小的时候,它已经开始琢磨怎么让清洁更方便、除菌更彻底了。
之前的芙万艺术家系列也是这样,在行业还没重视家居美学的时候,就率先打破了家电和家居的界限。
这种前瞻性的创新,也让添可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全球销量第一、国内五年双冠,这些成绩不是靠运气来的,是实实在在解决用户问题换来的。
更重要的是,添可的做法给整个行业指了条明路。
现在洗地机行业已经从“抢增量”变成“拼存量”,再靠堆砌参数根本行不通了。
添可通过引入航天、汽车等跨领域技术,打破了行业的技术天花板,也让其他品牌看到了创新的方向。
据说已经有几家品牌开始跟进这种跨领域创新了。
作为行业龙头,添可还主导制定了四项行业标准,里面新增了“清洁效果实测”“用户体验评价”等维度。
这就不再是自己做好就行,而是带动整个行业向“重价值”转变。
很显然,添可的野心不止于当销量冠军,它想当的是行业“定规矩的人”。
毫无疑问,添可的探索给智能清洁家电行业带来了改变。
它用“科学家”系列证明,家电产品既要技术硬核,也要懂用户需求,还要有美学追求。
这样的产品才能从单纯的工具,变成用户愿意共处的生活伙伴,对消费者来说,这当然是好事。
以后买洗地机,不用再对着一堆看不懂的参数头疼,只需要关注实际的清洁效果、使用体验就行。
对行业来说,只有更多品牌像添可这样聚焦用户价值,才能摆脱增长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说到底,科技的意义就是服务于人,添可从“艺术家”到“科学家”的进阶,正是对这个理念的最好诠释。
未来的智能家电,想必也会沿着这样的方向发展,变得越来越懂用户、越来越贴心。